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宿松县志

宿松县志

二十八卷,首一卷。清邬正阶、郑敦亮修,石葆元、汪景祥纂。邬正阶,举人,官文林郎,清道光二年(1822)来任宿松县知县。郑敦亮,湖南长沙人,进士,道光六年(1826)知宿松县事。石葆元,字聿臻,号镜心,邑人,官翰林院庶吉士、武英殿文颖馆纂修,充贵州正考官。宿松之有邑乘,始纂修于明弘治年间,今皆散失。邑绅张凤翥,手录弘治遗书,欲增辑之,以战乱而未果。至清顺治十三年(1656),邑人孙恩荣得其篇,手加增辑,为书十卷。康熙十四年(1675),邑人朱维高复增为三十六卷。道光五年(1825),知县邬正阶奉檄命修志,以备省志之采择,爰设局纂辑,迄道光八年而书成。此志提纲挈领,以类相从,体例之备,卓然可称。于其人物、沿革等门目中,详稽博考,纠正旧志讹误甚多。有清道光八年(1828)刻本。

猜你喜欢

  • 片玉词

    二卷。《补遗》一卷。宋周邦彦(1056-1121)撰。周邦彦字美成,自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元丰初为太学生,因献《汴都赋》,被神宗赏识,召为太乐正。哲宗时为庐州教授,知溧水县。徽宗朝仕至徽

  • 雷州府志

    十卷,清吴盛藻修,洪泮洙纂。吴盛藻,江南人,拔贡,康熙八年(1669)任雷州知府。旧志一修于明正德间王秉良,至万历间三修郡志。康熙间,吴盛藻任雷州知府四年,意欲重修郡志,适逢上命修《一统志》,檄征郡县

  • 六义图解

    一卷。明王应电(其生平未详)撰。所谓六义,即六书。此书以图解的形式说明六义的相互关系与演进过程。其排列顺序是,先象形,次指事,次会意,次转注假借,次谐声。按六书之名,始见于《周礼·地官·保氏》,释之者

  • 赏雪堂真迹

    四卷。未著刻者姓名。该帖皆为苏东坡书迹。其中第一卷收《秋柳吟》;第二卷收《天际乌云帖》、《次韵王晋卿送梅花诗》、《屏事斋居简》、《渔父破子》;第三卷收《武昌西山赠邓圣求诗》;第四卷收《祭黄几道文》、《

  • 墙东集

    二十二卷。明王澹(约1619年前后在世)撰。王澹,字澹翁,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以布衣终其身。工曲,著有杂剧《樱桃园》,一作《樱桃梦》,又有传奇《双合》、《金碗》、《紫袍》、《兰佩》等,散

  • 尚书考辨

    四卷。清宋鉴撰。宋鉴字半塘,山西安邑人,乾隆十三年进士,官至广东南雄府通判。此书一辨《今文尚书》、《古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传述源流;二辨古字的异同;三辨伪《古文尚书》的抄袭之本;四辨《论语》、《

  • 温州经籍志

    三十三卷,首一卷,外编二卷,辨误一卷,清孙诒让撰。孙诒让(1848-1908),字仲容,号籀,浙江瑞安人,著名学者、目录学家。同治六年(1867)中乡试,晚年主讲温州师范学校,任浙江教育学会会长。该书

  • 日本访书志补

    一卷。清杨守敬撰,近人王重民辑。杨守敬,详见《日本访书志》。杨氏出访日本期间,广收秘籍古本,编纂了《日本访书志》,但由于年老体弱,一些善本尚未整理、收录其中。王重民等人参考大量杨氏遗书、题跋,用数年时

  • 拳拳录

    二卷。清李衷灿(生卒年不详)撰。衷灿号梅村,含山(今属安徽省)人,曾从学鹿善继、孙奇逢等人,官拜荆门州知州。本书共两卷,分内、外两篇。内篇记其讲学言论,认为人心本有觉悟,是可以转迷为悟的,性是永远不变

  • 不得己辩

    意大利国利类思撰。利类思生平籍里见《鹰论》条。清初世祖重西法,命汤若望、南怀仁等入钦天监。以新法造历书,颁行天下。顺治末,吴明烜、杨光先等忌而攻之。康熙三年,辅政大臣投汤若望、南怀仁、利类思、安文思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