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宣和书谱

宣和书谱

二十卷。不著撰人名字。宋徽宗赵佶(1082——1135)敕撰。《宣和书谱》记录宋徽宗时内府所藏诸帖,与《宣和画谱》作于同时。《宣和书潜》首卷收录晋、唐、梁、周历代诸帝王十二人书,其中尤以唐太宗、唐明皇手迹居多。从第二卷到第二十卷依次列篆、隶、正、行、草、八分等各体名家,其中篆隶为一卷,正书共四卷,行书共六卷,草书共七卷,最后一卷是八分书,后附制诏诰命。各书体之前都冠以叙论,依朝代顺序列各体书家,然后各系书家小传,兼品评其书学之风格源流,传后附法书目录。是书所收宋代书家,终止于蔡京、蔡卞、米芾,盖此书即为这三人所审定。此三人皆宋代书法大家,且米氏尤擅辨别,故著录《宣和书谱》,三人之才各得施展。据宋蔡绦(蔡京之子)《铁围山丛谈》中称见内府书目硬黄帖二王达三千八百余幅,颜鲁公墨迹亦达八百之余,而像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及李白、白居易等人的书帖更是无法胜数,惟两晋存者有限。今《宣和书谱》所收载王羲之帖仅二百四十三幅,王献之帖八十九幅,颜真卿帖也仅二十八幅,大概是著录者精汰细简以防鱼目之混而收之甚少,却也保存下丰富的书法史料。是书之编纂叙述详尽,议论简明;遗文佚事,也赖之以存,而且对于书法之见独到精细,编排体例亦佳。是书所收书目,不但是鉴赏者的重要参考文献,也是研究书学和书迹流传的宝贵资料。是书最早的版本是宋元间刊本,而后有明嘉靖刊本、《津逮秘书》本、《学津讨原》本、明嘉靖庚子杨升庵刊本、《八千卷楼》有明钞本、《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1984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顾逸点校本。

猜你喜欢

  • 奉使三音诺彦纪程草

    一卷。《塞上吟》一卷。清宝鋆(生卒年未详)撰。生平详见《典试浙江纪程草》(辞目)。是集系咸丰四年(1854),衔命出使三音诺彦所作纪程诗。此年八月,行抵喀尔沁穆哈里喀顺境,译言瀚海界。三音诺彦在瀚海之

  • 金石续编

    二十卷。清陆耀遹撰。陆耀遹(1771-1836),字绍闻,江苏武进人。官淮安府学教授。陆氏酷嗜金石文字,编撰本书主要是为了补王昶《金石萃编》未竟之业。书中录金石文字共四百三十种,均为《萃编》所未录。其

  • 史说萱苏

    一卷。明黄以升(生卒年不详)撰。黄以升字孝义,龙溪(今福建樟州)人。本书杂摘史事中相类者,随笔记录,加以评议。自序云:皋苏释劳,萱草忘忧,故以萱苏为名。

  • 灵洞山房集

    二卷。明赵志皋编。赵志皋,字汝迈。兰溪(今浙江)人。生卒年不详。隆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著有《四游稿》、《内阁奏题稿》。编灵洞山在兰溪东南十五里,为金华山分支。万历年间,赵志皋自岭南谪所归,买得灵洞山

  • 剑州志

    十卷,清李榕纂修。李榕,字申夫,剑州人,出于曾国藩门下,文章经济,华实俱美。曾任职湖南,后因得罪巨室,以檄罪落职。所著有《十三峰屋全集》。剑州志始于明,为知州李壁所修,其后毁于兵燹。清雍正年间,桂林人

  • 圣学心传

    无卷数。清薛凤祚编。凤祚字仪甫,益都(今属山东)人,生卒年及仕履均不详。曾师事定兴鹿善继、容城孙奇逢,于是汇集鹿氏《四书说约》、孙氏《四书近指》为一书。书前有编者自序,谓此书出当与孔曾、思、孟四家书共

  • 史记

    一百三十卷。汉司马迁撰,褚少孙补。司马迁(前154-前86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是司马谈之子。司马谈任武帝太史令,有修史的任务,但未完成。司马迁是

  • 心斋类编

    二卷。明王元鼎编。元鼎,泰州安丰场(今属江苏东台县)人,生卒仕履不详,为哲学家、泰州学派创立者王艮(号心斋)的后代。该书主要记录王艮在崇祯四年(1631)从祀孔庙的始末情况。上卷为奏疏类,下卷为别传类

  • 陆学士杂著

    十一卷。明陆树声(详见《汲古丛语》条)撰。此书专辑陆树声所著杂说,共收书十种,每种为一卷,其中《陆学士题跋》为二卷,故计十一卷。一为《汲古丛语》一卷(附《国学训诸生》十二条);二为《适园杂著》一卷;三

  • 二徐说文同异附考

    不足卷。清董诏撰。参见《说文测议》。此编见于《说文测议》第七卷。二徐之异,不下千事,而董氏所考仅二十一字,实乃挂一漏万,无足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