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宝晋英光集

宝晋英光集

八卷。宋米芾(1051-1107)撰。米芾,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龙门居士等,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北宋书画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并称“宋四家”。因母侍宣仁后,补为浛光尉,历知雍丘县、涟水军、太常博士,官至礼部员外郎。米芾以书画名,而文章亦颇不俗,韩驹称“芾之诗有恶无凡”,岳珂序中引《思陵翰墨志》曰:“芾之诗文,语无蹈袭,出风尘之上。觉其词翰同有凌云之气。”敏行《独醒杂志》亦载:“苏轼尝言,自海南归,舟中闻诸子诵所作古赋,始恨知之之晚。”米芾书画甚得王羲之笔意,画山水人物,多用水墨点染的泼笔法,自成一家。王安石曾摘其诗句于扇上,苏轼亦喜誉之冠服。米芾性情豪爽,清高自傲,因其举止颠狂,故人称“米颠”。平生所作,不录一篇投王公显贵,而遇知己索一、二篇,则亲往送之。元丰时,至金陵识王安石,过苏州时识苏轼,皆不执弟子礼,可见其性格自负之至。集名“宝晋”为芾之斋名,“英光”乃其堂名,合二名以名一书,古无是例。著有《书史》、《画史》、《砚史》、《宝章待访录》等。此集卷端有岳珂《序》,称:南渡之后,米芾诗文皆散佚,岳珂官润州时,采其遗文汇为一编,即此书。此书卷一为赋,卷二、三为古诗,卷四、卷五为律诗。卷六为序、记、赞、偈、铭,卷七为碑文、墓表、题跋,卷八为杂著、榜文、札子。岳珂《序》引《思陵翰墨志》称:“芾之诗文语无蹈袭,出风烟之上,觉其词翰似有凌云之气。”其传世有《四库全书》本,明清抄本。

猜你喜欢

  • 瑞应图残本

    一卷。不著撰人姓名。此书援引梁孙柔之《瑞应图》及宋书《符瑞志》中有关内容而成,但已残缺,主要记载天地间“瑞应”之物,如用神龟、青龙、朱雀等来附会封建统治政权等内容。如青龙条”:“青龙水之精也,乘云雨而

  • 金华文统

    十三卷。明赵鹤(约1051前后在世)编。赵鹤字叔鸣,江都(今属江苏)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官至山东提学副使。本书系在所辑《正学编》外,兼录金华耆旧之文,有:宋宗泽、梅执礼、潘良贵、郑刚中、贾廷

  • 尔雅集解

    十九卷。王闿运撰。闿运(1833-1916)字壬秋,一字壬父,号湘绮,湘南乡潭县人。咸丰三年(1853年)举人,曾入曾国藩幕。后讲学四川、湖南、江西等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讲

  • 青州府志

    ①十八卷。杜思修,冯惟讷纂。杜思字子睿,浙江鄞县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曾任州、县事十余年,四十四年(1565)升任青州知州。著有《考信编》七卷。冯惟讷字汝言,号少洲,临朐县人,嘉靖十三年

  • 皋轩文编

    一卷。清李光坡(1651-1733)撰。详见《周礼述注》。此集共收文二十篇,均为发挥性理、阐明经义之作。持论皆有所依,其论学主程朱理学,论理则以郑氏为主,论易则宗邵子,而兼取扬雄。此书《四库全书总目》

  • 开颜集

    二卷。宋周文玘(约1126年前后在世)撰。周文玘,《文献通考》作周文规,字号、生平、生卒年均不详。曾官秘书省校书郎。著有《开颜集》二卷传于世。《开颜集》一书,集古来诙谐事,凡三十五事,各注出典,汇为一

  • 杭州八旗驻防营志略

    二十五卷。清张大昌撰。张大昌,浙江仁和县人,字小云。是书为光绪中辑成,其卷一为定浙志功,卷二为定浙从征将士表,卷三为靖典示威,卷四为靖典从征将士表,卷五为平藩志伐,卷六为平藩从征将士表,卷七为迎銮志,

  • 礼疑义

    一卷。南朝梁周舍(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周舍,字昇逸,汝南安成(河南汝南县东南七十里)人。官至右骁骑将军知太子詹事,卒赠侍中护军将军,谥简子。事迹见《梁书·周舍传》及《南史·周朗传》。案两传称武

  • 周易朱氏义

    一卷。辑佚书,朱仰之撰,清马国翰辑。“仰之”之名见于李鼎祚《周易集解》,而《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不录。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荀爽等《九家集解》注内有张氏、朱氏,但不详为何人。马氏据诸书辑

  • 像抄

    六卷。明钱一本(1539-1617)撰。钱一本,详见《像象管见》条。该书虽以“像”为名,实则推衍陈抟之数学。分卦图二卷,附录书札及杂吟二卷,上下经解二卷。卦图把朱子《本义》所列九图衍为三十二图,图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