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安义县志

安义县志

①十卷,清陈修,周曰泗纂。陈,陕西鄠县人,进士出身,康熙六年(1667)任安义县知县。按安义县,明正德年间,以建昌五乡分立安义县,清因之。安义县志,自分立县后四十余年,知县高阳以无志为虑,遂慨然以为己任,乃谋与邑中耆旧,于嘉靖三十八年成书若干卷。再修于此。康熙十二年,知县陈,簿书之暇,辄谋重修。适朝廷下旨,令各郡县纂修志乘,以备《一统志》采用。陈乃开局纂修,聘周曰泗总其事,以旧志为蓝本,搜辑考订,历二月而告成。康熙十二年(1673)刻印。此志纪载虽称简略,体例尚属得当。其各门记事,皆自安义升县始,惟选举始于大中祥符八年。无天文志和沿革表,美中不足也。② 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杜林修,彭斗山、熊宝善纂。杜林,字献白,六合人,同治年间任安义县知县。考安义县志,创修于明嘉靖三十八年知县高阳;再修于康熙十二年知县陈,嘉庆二十三年知县张西屏莅任,重为续修,稿完未及付梓,遂解职去。迄同治十年,杜林认为当务之急,应开局纂修志乘,聘彭斗山、熊宝善为编辑,以张西屏志稿为蓝本。历八月而书成。此志于嘉庆以前事,除采高阳、陈瑾两部旧志外,还采纳了未刊成书的张西屏志稿。对应收入志书中事而旧志所无者,采用通志、府志、建昌县志及其他书籍。其人物有见于选举者,乃仿《史记》互见之法,其他或合法,或附传,或以事比,或以系及,为此志之长。综观全书,纲举目张,义例谨严,内容较宏丰,为安义县佳本。有同治十年(1871)活字本。

猜你喜欢

  • 妇人大全良方

    二十四卷。宋陈自明(1190-1270)撰。陈自明,字良甫(或作良父),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曾为建康府明道书院医学教授。陈氏三代业医,陈自明尤胜于其父祖辈,擅长妇产科与外科。陈自明虽出身世医之家,却

  • 爨下语

    二卷。明张复(生卒年不详)撰。张复,字子远,休宁(今安徽省休宁县)人。生平事迹不详。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为四卷,而《四库》馆臣所用浙江巡抚采进本为二卷,即分上、下二卷。每条各以偶语联比成文,体例类

  • 蜀石经残字

    一卷(百一庐丛书本)。清陈宗彝刊。宗彝尚刊刻过《汉熹平石经残字》。此书前有其父醒斋老人序,次为《毛诗》及《注》残字,后附道光五年独抱居士跋。次为《左传》及《注》残字,后附助刊各家姓名及道光八年宗彝和顾

  • 历代名画记

    十卷。唐张彦远撰。张彦远之生平见《法书要录》。张彦远祖上屡及高官,家中广聚“法书名画”,因而自幼备受熏陶,且对“收藏鉴识自谓有一日之长”,于是潜心钻研、精心选择,著有《法书要录》和《历代名画记》。《历

  • 水浒

    见《水浒传》。

  • 西楼记

    清袁于令(1599-1674)撰。袁于令,原名韫玉,字令昭,又字凫公,号箨庵,又号幔亭,吴县(今属江苏)人,明末诸生。早年居住苏州因果巷,因一妓女事,被除名学籍。顺治二年(1645),清兵南下渡江,苏

  • 伯山全集

    四种,四十三卷。清康发祥(1788一?)撰。康发祥字瑞伯,江苏泰州人。全集所收书除《三国志补义》外,均为其诗文集。计有《伯山文钞》一卷、《伯山诗钞》十七卷(包括《癸巳集》一卷、《由庚集》七卷、《爱日集

  • 两山墨谈

    十八卷。明陈霆(详见《唐余纪传》条)撰。此书刻于嘉靖十八年(1539),前有德清县知县李檗序。李序中称“水南先生既谢尘鞅,结庐两山之间,居左右图书,放情山水,锐意述作,于世俗外交泊然淡然也。李子公暇得

  • 放翁词

    一卷。宋陆游(1125-1211)撰。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八年(1172),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后官至宝章阁待制。少年时深

  • 崇兰堂帖

    十一卷。明莫如忠(1508-1588),及其子莫云卿(?-1587)书,孙后昌汇刻。莫如忠,字子良,号中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其书法以二王为宗,尤工草书。莫云卿,原名莫是龙,因得米芾石刻“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