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孔文谷诗集

孔文谷诗集

十四卷。明孔天胤撰。孔天胤字汝锡,号文谷,又号管涔山人,汾州(山西汾阳)人。生卒年均不详。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第二,授编修,以藩戚、外补陕西提学佥事,官至浙江布政使。著有《文谷集》。是集为同安洪朝选所刻。凡十四卷,其中,《履霜集》、《泽鸣集》各一卷;《渔嬉稿》则以编年为次,自隆庆元年(1567)至万历六年(1578)十二年所作,分十二卷。天胤性爱吟咏,其诗作着意摹古,时有模拟未化之痕,只是一些抒情之作,尚清新可诵。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亦称其诗“如新调鹦鹉,虽复多言,舌音终是木强。”四库已存目。

猜你喜欢

  • 彭县志

    ①四十二卷,清王钟钫纂修。王钟钫,湖南嘉善人,太学生,曾任彭县知县。彭县旧无志。王钟钫任县令后,适逢重修通志,檄调各县志,王氏则纂辑兹编以进。《彭县志》嘉庆十八年(1813)刻本,共四十二卷,为:卷一

  • 滂喜斋丛书

    五十四种,九十五卷。清潘祖荫(1830-1890)编。潘祖荫字伯寅,号郑盦,江苏吴县人。咸丰年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卒谥文勤。学识渊博,擅长古籍考证及金石学。丛书汇辑晚清学者著作,共分四函,每函又按四

  • 易牙遗意

    二卷。明韩奕撰。韩奕,字公望,号蒙斋,吴县(今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不详。韩氏幼年端重慎言,博学工诗,好游山玩水,继父业行医隐居,不愿做官。著作除《易牙遗意》外,还著有《韩山人集》。《易牙遗意》主要记载

  • 续韦斋易义虚裁

    八卷。明涂宗浚撰。宗浚字镜原,江西南昌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官至兵部尚书,谥恭襄。该书用注疏本,汇集前儒诸说以作解,大致依傍程、朱二家,间或也有所纠正。如《坤》卦六五一爻,驳程子女娲、武后之

  • 春秋左氏传注

    一卷。汉许淑撰,清马国翰辑。许淑字惠卿,魏郡(今河北临漳)人,史书无传。据《后汉书·范升传》载,建武四年(28),升与韩歆及太中大夫许淑等互相辩难,知其累官至太中大夫。考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说:“刘

  • 周礼全经释原

    十四卷。明柯尚迁撰。柯尚迁(生卒年不详)字乔可,自号阳山石人,福建长乐人。嘉靖中由贡生官邢台县县丞。《周礼全经释原》六官分十二卷,附《周礼通论》、《周礼通今续论》各一卷。书中训解,标“释者”是采辑古注

  • 宿迁县志

    十九卷。清李德溥修,方骏谟纂。李德溥,字伯泉,号湘浦,河南监漳人。咸丰八年(1858)举人,同治四年进士,九年知宿迁县事,十一年复任。著有《蛾木斋诗文集》、《宦海一勺》等。方骏谟,字元徵,一字耐余,清

  • 未轩文集

    十二卷。《补遗》二卷。《附录》一卷。明黄仲昭(1435-1508)撰。黄仲昭名潜,以字行,号退岩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成化二年(1466)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因直谏被杖谪官,弘治初(1488年

  • 春秋管见

    无卷数。清魏枢(详见《东易问》)撰。此书杂采《春秋》“三传”及胡安国《春秋传》之文,并附作者之意于后。作者的观点与胡氏同一思路,亦属苛刻罗织之论;其有自出新意者,则更为乖谬,甚而至于擅改经文。如改以鲁

  • 蓬溪县续志

    十四卷首一卷,清周学铭修,熊祥谦等纂。周学铭,曾任蓬溪县知县。《蓬溪县续志》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共十四卷首一卷。卷首为序启、衔名、诸图。正文分为:第一卷,疆域,建署、城工、邑里、古迹属之。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