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瓢偶笔

大瓢偶笔

八卷。清杨宾撰、杨霈编。杨宾(1650-1740),字可帅,号耕夫,别号大瓢,又号小铁,浙江山阴人,后就婚吴门遂籍苏州。善属文,精“汉书”、“杜诗”,少能书,工八法,塞外人称杨夫子。当时名重公卿如张英、徐元文、徐乾学、韩菼、姜西溟、何义门、方灵皋、汪武曹诸人皆与其友善。惜以逆党后,一生不得仕。所著有《塞外诗》三卷、《杂文》一卷、《大瓢偶笔》八卷、《铁函斋书跋》六卷、《家庭纪述》一卷、《金石源流》、《书要》、《柳边纪略》等多种。是书前有康熙四十七年(1708)大瓢自序,道光二十七年(1847)杨霈序。霈字慰农,辽宁铁岭人。书前所附校刊例言及大瓢所论碑帖纂列总目备览,为杨霈所撰。例言称:“是书原本,杂论碑帖,直书所见,随手抄缀,漫无次第,不过闲中录存,平日偶书之金石事,汇而成编。故自谓之曰偶笔。而其言精详核辨,自成一家。所谓传之久远,实足有功金石。”杨霈为之编次时代,汇列其人,间有失考或偶误者,更加按语为之辨正,又撰考载碑目一篇于卷首,使全书条理井然,颇便观览。该书凡八卷,卷一论夏周秦汉三国六朝碑帖。卷二论晋二王帖。卷三论唐人碑帖。卷四论唐名家碑帖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陆柬之、徐浩、孙虔礼、李邕、张旭、颜真卿、怀素、柳公权等。卷五论宋人碑帖,卷六论金元明人书(对赵孟頫、董其昌、文征明、祝允明等各有专论)。卷七论笔法,笔墨,论画。卷八偶笔识余。全书杂论碑帖种类甚繁,不仅考证多所发明,至其论列学书,指陈笔法,颇多独到语。其论学书二诀,亦具有特见。传本有清道光二十七(1847)年广东粮道署刊本、筠石山房刊本。

猜你喜欢

  • 司牧马经痊骥通元论

    六卷。元卞管勾(生卒年不详)撰。旧本题《东原兽医卞管勾集注》。又名《元卞管勾集》、《痊骥通玄论》、《痊骥通玄经》、《马经通玄方论》。管勾是官名,生平不可考。只知是东原地区(今山东省汶上、宁阳等地)人。

  • 文字审

    一卷。不著撰人名氏,亦无序跋。此书取李焘《说文五音谱》抄其大略,仍以李焘的分部为序,却不标部的名称。篆文笔意很圆滑,隶书字字皆从古书。盖为偶然抄录,自备检核之用,非欲著书问世。《四库提要》据浙江巡抚采

  • 诸子汇函

    二十六卷。明归有光(1507-1571)编。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昆山(今属江苏)人。他九岁就能写文章,少年时代又勤苦学习,可是三十五岁方中举人,六十岁才中进士。曾任长兴县令,关心人民疾苦,政绩颇佳

  • 煨柮闲谈

    一卷。清代奕赓(生卒年不详)撰。奕赓别号鹤侣氏,自号墨香书屋主人,清宗室皇族近支,官至三等侍卫。此书用“煨柮”作为书名,是取古嵩山题壁诗:“茅火虽盛,起空,炉煨榾柮,可以久暖”的诗意。此书多记载清室朝

  • 苕溪渔隐丛话

    一百卷。宋胡仔(约1147年前后在世)撰。胡仔,字元任,安徽绩溪人。以荫授迪功郎,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知晋陵县。后卜居湖州,号苕溪渔隐。是书为继阮阅《诗话总龟》而作。阮阅《诗话总龟》取材芜杂,体例亦欠

  • 测圆海镜分类释术

    十卷。明顾应祥(生卒年不详)撰。顾应祥字箬溪,吴兴人。明嘉靖间巡抚云南,迁刑部尚书。嘉靖二十九年(1550)著《测圆海镜分类释术》十卷,有自序并题:“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吴兴顾应祥释术。”另著有《弧矢算

  • 笔算

    五卷。清梅文鼎(详见《历算全书》)撰。这是我国第一部自著的笔算著作,写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梅文鼎在李之藻编绎的《同文算指》所传授的四则算法基础之上,将数字运算式一律由横写改为竖写。在自序中他说

  • 通纪直解

    十六卷。明张嘉和撰。嘉和履历不详。此书叙述从明洪武到天启年间,都是按年编写,是为正编。从十五卷以下是续编,主要是记述崇祯朝的大臣事迹。书前为本纪,名臣之传附后,其中有关时事、大臣奏疏,如杨涟诸公二十四

  • 释摩阿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

    一卷。隋代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辞条。《释摩阿般若波罗经觉意三昧》共六章,即第一,辩法相。第二,释觉意三昧名。第三,方便行。第四,明心相。第五,入观门。第六,证相门。辩法相谓心性空

  • 孝经证要

    八卷。清叶向时撰。叶向时字竹庭,零陵(今属湖南)人。《孝经证要》依经立纲,附纲别目,搜罗古人好的言行,分经引证。宋稷辰《躬耻斋文抄》有《孝经证要》跋一篇,称该书“举古今,包小大,合本末,实有以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