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困辨录

困辨录

八卷。明聂豹(1487-1563)撰。聂豹字文蔚,号双江,永丰(今属江西)人。正德十二年(1517)中进士,任华亭知县。嘉靖四年(1525),召为御史。因劾奏宦官和权臣,而有能谏之名。出为苏州知府,后家居十年。再次起用历任平阳知府、陕西按察司副使、兵部右侍郎、太子少傅等职。因反对“开海滨互市禁”,忤旨罢归。他初好王守仁良知之学、后世称其学“出于姚江”。然而他的学说与王守仁颇有差异。聂豹之学的最大特色是“归寂”说。著有《双江聂先生文集》等。此书为嘉靖二十六年(1547),他被诏狱时的札记。分为《辨中》、《辨易》、《辨心》、《辨素》、《辨过》、《辨仁》、《辨神》、《辨诚》等八类。罗洪生为之批注。其书主要阐述自己的“归寂”之说。他认为,良知本寂,感于物而后有知。但不可以“知发”为良知,而忘其所发之本原之地。此本原之地为不睹不闻的寂体,而不睹不闻便是未发之中。“良知”与“知”有区别,“良知”是“寂”体,“知”是“良知”之发用。二者为体与用的关系。因良知本寂,故“归寂”便成为“致良知”的根本途径。这种学说与王守仁的“知”即“良知”即“心之本体”的观点相异,所以受到同门的非难。此书颇有特色,是研究聂豹学术观点的重要文献资料。

猜你喜欢

  • 郁离子

    二卷。明刘基(1311-1375)撰。刘基,字伯温,青田(今属浙江省)人。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不久便弃官归乡隐居。后出任江浙行省都事,因反对“招抚”方国珍而被革职。于是刘基回

  • 苍雪山房稿

    一卷。清朱纲(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朱纲字子骢。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一作高唐)人。由贡生捐授兵部主事,官至福建巡抚,卒谥勤恪。纲与兄缃、绛皆学诗于王士祯,本集为王士祯所评定。诗颇清浅。有清初刻本。

  • 铁琴山馆遗翰

    四卷。清王笃(生卒年不详)书。王笃,字宝珊,秦(今陕西)人,官四川知县等。王笃工诗善书,宗法颜真卿,笔法苍劲。如该书帖中《水轮赋》、《史隐记》等皆轻圆秀丽、精熟工整,但字迹稍大者则笔锋不得劲展,以至逾

  • 小序翼

    四卷。清张澍撰。澍字介侯,武威(今甘肃武威市)人。生卒年不详。嘉庆未(1790)进士,入翰林,充实录馆纂修,散馆改外职,历署县事,晚年退隐西安,著述以终。此书为澍手书原稿,今藏巴黎国家图书馆,残缺殆将

  • 会辅堂问答记略

    二卷。署亦畸编辑。亦畴清末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书后有跋,题其祖籍三韩,即今东北地区。跋中还称其祖于光绪癸未年建令辅堂,按期会讲。诸生有问答者,辄同他们反复辩论,回家后必转述给家塾,所录即其祖当年口

  • 宝祐四年登科录

    四卷(《四库提要》误作一卷)。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文天祥榜进士题名录。首载御试策题及详定、编排等官姓名;次载进士榜名,共计601人。略载其本贯、曾祖、祖父、父姓名、所治业、兄弟、婚姻、年龄、外氏

  • 檀弓疑问

    一卷。清邵泰衢(生卒年不详)撰。泰衢字鹤亭,浙江钱塘人。雍正初任钦天监左监副。精研礼学,兼明算术。著有《史记疑问》等。是书因《礼记》出自汉儒,而《檀弓》一篇却多有附会之处,故摘其可疑者,逐条论证辨析。

  • 多识考

    六卷。清何震(生卒年不详)撰。震上虞(今属浙江)人,生平无考,据是书嘉庆十五(1810)年何氏自序,知其为乾嘉时人。据序知是书为震读礼家居时手辑名类而成。作书之旨在于多识草木鸟兽虫鱼之名。是书因之分为

  • 十家易象集说

    九十卷。清吴鼎撰。此编采用宋朝俞琰,元朝龙仁夫、吴澄、胡一桂,明朝来知德、钱一本、唐鹤徵、高攀龙、郝敬、何楷十家之说。其论辨去取,别为附录十卷。可能是认为汉、唐旧说略备于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宋儒新义

  • 简易庵算稿

    四卷。清刘彝程(生卒年不详)。刘彝程字省庵,江苏兴化人。1873年任上海广方言馆算学教习,1875年兼主持求志书院算学科。求志书院每年考四次数学,刘彝程常为之拟考题,他自称所拟之题“无论深浅,唯以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