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书近指

四书近指

二十卷。明末清初孙奇逢撰。奇逢(1585-1675)字启泰,一字钟元,直隶容城(今属河北)人。与黄宗羲、李禺并称“三大儒”,为学本于陆(九渊)、王(守仁),而兼采程朱之旨,为清初调和朱、陆学派的首倡者之一。北方学者,大都出于其门,是一位颇有影响的儒宗。一生著述颇丰,有《读易大旨》、《四书近指》、《理学宗传》、《尚书近指》、《圣学录》、《甲申大难录》等。该书是孙氏教授弟子的讲义,主要阐发自己研究《四书》的心得体会,并非章句注疏之作,因而脱略处颇多。行文先叙个人之说,然后征引各家解说以印证。书中征引计陈几亭、饶鲁、胡宏、陈嘉善、许鲁斋、郑淡泉、湛若水等二十余家,不执着于一家,兼采众长。其说调和朱陆,以为“文成(王守仁)之良知,紫阳(朱熹)之格物,原非有异。”主张穷则砺行,出则经世。《四库全书》底本为直隶总督采进本。

猜你喜欢

  • 猗觉寮杂记

    二卷。北宋末南宋初朱翌(生卒年不详)撰。朱翌字新仲,自号灊山居士,晚年又自号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政和间以太学生登进士第,为溧水簿。高宗南渡后,官秘书监中书舍人,与修徽宗实录。秦桧逐赵鼎,以

  • 内务府奉宸苑事例

    四卷。不著撰人名氏。是书旧题《总管内务府现行事例》,但细观全书内容,实为奉宸苑事例,故改为现名。是书原分两卷,实际每卷各分一二。其卷一之一,分子目为建设、衙署添裁员役等十类,卷一之二,分子目为清查陈设

  • 汉魏石经残字校录

    (民国二十三年山东图书馆排印本)。屈万里撰。此书由山东图书馆所藏原石,以今隶传录而成。共一百二十五石。其中已见于上虞罗振玉集录的有十四石。此外皆三家集拓之本所未见。开封关葆谦《字谱》也未录。可与阿维越

  • 消暑录

    一卷。清代赵绍祖(1752-1833)撰。赵绍祖字绳伯,号琴士。笃学,尤深于史,著有《新旧唐书互证》、《通鉴注商》、《建元考》、《校补竹书纪年》、《校补王氏诗考》、《金石文正续钞》、《读书偶记》、《书

  • 通书问

    一卷。元何中(见《通鉴纲目测海》)撰。朱熹曾谓周敦颐《通书》乃发明《太极图说》之义,故注《通书》者皆比附于太极阴阳五行。何中认为,二书各自为义,不必字字牵合。故作此书以辨之。前有自序,谓“自天地以来,

  • 三州辑略

    九卷。清和宁(和瑛)纂修。和瑛(?-1821),原名和宁,字太弇。蒙古镶黄旗人,额勤德特氏。乾隆进士。历任四川按察使,川、皖、陕布政使,充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职。乾隆五十八年(1793)起,任西藏

  • 握机经解

    一卷。清王撰。王字始旦,绛州(今属山西)人。生卒年不详。此书根据《李卫公问对》,以《握机经》384字皆太公增衍之文,故采辑各家旧说,参以己见,为之集注。《四库提要》对此书评价不高,谓《问对》本阮逸伪撰

  • 宋史

    四百九十六卷。元脱脱(1314-1355)撰。脱脱,元代大臣,字大用。顺帝至元六年(1340)发动政变,驱逐了伯颜,次年任丞相,恢复科举,治黄河,主修宋、辽、金三史。《宋史》修于顺帝至正三年到五年。是

  • 朱翼

    明江旭奇(生卒年不详)编。江旭奇字舜升。歙县(今属安徽省)人。万历年官安岳县县丞。《江南通志·儒林传》称其在太学时,尝奏上所著《孝经翼》、《孝经疏义》。并请敕儒臣辅助编辑《孝经大全》。本书仅供场屋之用

  • 疏香阁遗录

    四卷。清叶德辉(见《周礼郑注正字考》编辑。该书记其祖姑小鸾遗事,并传记题咏之作。小鸾字环章,又字瑶期,吴江人,天寥叶绍袁之季女,生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年十七而逝。绍袁曾隐居浮屠,与其妻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