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书读注提耳

四书读注提耳

二十卷。清耿埰撰。埰字锡公,河南襄城(今河南襄城)人。是书卷首有高玢序及例言。大旨认为四书宜遵《朱子章句集注》,但他书发明注理者,义多旁出,不必尽合集注原意。大凡朱子注书不拘一例,有断论者,有推原者,有会发言之意者,有找白文之前而追说其由来者,有从白文之后而补足其义理者,有先取下文之意而豫解于前者,有解白文之言而非白文之所明言者,有解白文之意而并及言外之意者,有两章语同意异而各解之者,有两章语异义同而互证之者,有各章字同句同而所指有浅深偏全之不一者,有论理本重而非章意之所重,论理本轻而非章意之所轻者,凡此之类,章章各别,不得读注之法。如一概比同、混用,皆误也。埰是书意在醒出朱子解书窾要,或直诂曲释,或分注总疏,或总挈碎解,或随叙带解,以使朱子原意活现纸上,非研摩之功既专且久,唯其意只知为遵功令作时文,对朱注无所献替。该书有乾隆元年(1736)刊本。

猜你喜欢

  • 别本声律发蒙

    六卷。元祝明(生卒年不详)撰。原书二卷,此本作五卷。大约为后人所分,书末附歌一卷。题曰黄石居士撰。每卷又题马崇儒重订。此二人均不详。据书中前后题识,盖嘉靖中衡王府医正也。

  • 古观室诗集

    五卷。吴士萱(1870-1932)撰。吴士萱字梦舟,号荫云,湖南长沙人。清光绪间诸生。士萱少以骈文驰名,偶尔赋诗。因有人曰“其诗不工”,士萱感奋,于是日夜研读古人诗作,学习清二百余年各诗家作品。由是遂

  • 淄川靖匪记

    四卷。清张锡纶撰。张锡纶,字念黻,直隶安肃人。同治三年(1864年),署淄川县知县。是书杂记僧格林沁率兵平定淄川刘得佩起兵反清事,及锡龄办理善后事宜。此书系作者据亲身经历之事撰成,史料价值较高,书后附

  • 经义悬解

    五卷。清徐寿基撰。寿基字桂珤,江苏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县)人,生卒年不详。光绪六年(1880)进士,官山东某县知县。此书侧重考订经书中悬而未决的问题。作者用力虽勤,且有个别可取之处,但疏略不少。如《论语

  • 易经澹窝因指

    八卷。明张汝霖撰。汝霖字明若,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官至江西布政司参议。该书《自序》云:“余读《易》龙山之澹窝,偶翻《圆觉经》,闻所谓因指见月也者,乃洒然而起曰:‘圣人精

  • 古文尚书考

    一卷。清陆陇其(1630-1692)撰。陇其,初名龙其,字稼书,人称当湖先生,谥清献。平湖(今属浙江省)人。清代著名学者。康熙九年(1670)进士,历任嘉定、灵寿二县知县。有善政。官至四川道监察御史,

  • 庄氏史案

    一卷。清不著撰人名氏。《庄氏史案》是据陈寅清《榴龛随笔》而录,述清初庄廷鑨史狱案。明故阁辅朱国祯,曾欲为明史,未成而卒,书稿为湖州庄氏窃据为己,庄廷遂招集宾客,整理增删成书。廷死后,其父庄胤城召匠刊刻

  • 水明楼集

    十四卷。明陈荐夫(生卒不详)撰。陈荐夫名藻,字以行,更字幼儒,闽县(今福建福州)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举人。朱彝尊《明诗综》载作邦藻,而以集中行状考之,《明诗综》误衍一邦字。是集凡十四卷,诗九

  • 二半山房吟草

    一卷。清李鸿仪(生卒年不详)撰。李鸿仪号逵羽,番禺(今广东番禺人)。出身布衣,工五言诗。本卷辑其诗十四首,附二《半山房诗钞摘句》十八言。有清同治二年(1863)序刊《柳堂师友诗录》丛书本。

  • 七国春秋平话后集

    上中下三卷。全名为《全相平话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一般都认为是元代讲史艺人说话之底本。讲史话本小说,叙述乐毅伐齐事。书题“后集”,必应有“前集”。此《后集》开头入话略述前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