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书讲义

四书讲义

四卷。清安维峻撰。维峻字晓峰,陕西秦安(今陕西秦安)人。官至给事中。是书随意就一章或数章为说,不依书的次第,其说纵横泛滥,博而能切,其中有说四书而兼正他经者,如陈成子弑其君章。维峻谓圣人因旧史以作《春秋》,旧史从赴告之文,有所损不能有益,弑君之国,每不以实赴,大都以微者当之,故书曰某国弑其君,某国人弑其君,此经所以书齐人弑其君王于舒州。此说甚当,并可以解《论语》解《春秋》。又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章,谓圣人欲以文王刑于之化为家法,因辨孔门三世出妻,一世再嫁之说之诬圣。此说也极当,并可以释《论语》,释《礼》。卷首有刘尔炘序及维峻自述。该书有宣统三年(1911)刊本。

十一卷。清王元启(1714-1786)撰。元启字宋贤,号惺斋,浙江嘉兴人。清学者,历算家。著有《惺斋杂著》、《勾股衍》等。是书卷首有自序,章次为《大学》一卷、《中庸》四卷、《论语》三卷、补一卷、《孟子》二卷。大旨宗朱注而推衍其义,对稍违朱注之他说,加以辨正,却并不完全墨守朱注。铢权黍量,析理极精,尤详于《中庸》。《中庸》论鬼神遍证群说,繁而鲜当。书中说《孟子》,最简略也少阐明。该书有道光十五年(1835)刊本。

六卷。明郑晓撰。郑晓详见《禹贡图说》条。此书乃其为南京太常寺卿时所作。万历三十七年(1609),其孙郑心材始刊之。《四库提要》原题无卷数,据《四库采进书目》知当为六卷。《浙江采集遗书总录》亦作“六卷,刊本”。

四十三卷。清吕留良(详见《四书朱子语类摘抄》)撰,其门人陈编辑。留良有感于读书士子,溺心科第,时文之外,不知其他,于是寄其意于批选时文与讲解《四书》。是书凡《大学》三卷,《论语》二十卷,《中庸》六卷,《孟子》十四卷。先是坊间有留良《四书语录》之刻,以为中多混杂,且有妄意增删之处,因与同学蔡大章等及留良子葆中更互商酌,而成是书。留良之意,认为欲明孔孟之道,必求之于朱子之书,故书中悉就朱注发挥,然体会有得,多有比朱注更精更切者。该书有康熙二十五年(1686)天盖楼刊本。

① 一卷。明顾宪成(1550-1612)撰。顾宪成字叔时,别号泾阳,江苏无锡(今江苏无锡市)人。万历进士,授户部主事,后因忤旨,归故里。与弟允成创东林书院,与同道讲学其中,抨击奸佞,声名大振,阉党魏忠贤等视为寇仇。卒后谥端文。著有《顾端文遗书》、《小心斋札记》等。是书所讲只二十二章,就大处阐发,要处指点,精粹切实。其讲“举直错诸枉”章,讲“鸡鸣而起”章尤警透。讲“行己有耻”章,谓夫子于子贡问士,独提出一“耻”字,这“耻”字极有精神,极有气力。耻道德不如人,究不到圣贤不肯干休。说四书句句字字落在实处,颇能针砭时弊。该书有同治八年(1869)小石山房丛刻本。② 不分卷。明高攀龙(1562-1626)撰。攀龙字存之,号景逸,无锡(今属江苏)人。明学者,著有《因易简说》、《四书讲义》、《春秋孔义》等。是书为攀龙平时讲学之作。拈某章或某节而为之说,中多体会有得之言。如讲“六十而耳顺”二节,谓圣人之学全用逆法。讲“一贯”章,谓所谓“一”不是只说一个心,是说这个心到“至一”处,一便上下四方,古往今来,一齐穿透。此数章讲得最警切悚动,虽解经之旨未尽合于先儒,而为学之方,大有益于学者。其余说理均能透入深际。书首有小引,谓圣人之言,皆言吾之所以为吾,可以识是书之旨。有崇祯四年(1631)刊《高子全书》本。

猜你喜欢

  • 运气易览

    三卷。明汪机(详见《针灸问对》)撰。此书为汪氏取《素问》中五运六气之说详加辨析,阐释运气主病、证候、治法等,附以歌诀和图示,其中发明甚多。汪氏认为治病当以脉证为主,需辨证施治,而一味拘泥于“司天在泉”

  • 孝经集灵节略

    一卷。陈继儒(1558-1639)撰。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代文学家。著有《眉公秘籍》、《陈眉公全集》等,刻有《宝颜堂秘籍》六集,辑有《国朝名公诗选》。是本系就《孝经

  • 孙氏成败志

    见《成败志》。

  • 狗咬吕洞宾

    一卷。清叶承宗(详见《孔方兄》)撰。本杂剧借真人写假事,以民间传说为题材。故事大致为:宋时书生石介笃学有志,乐善嫉恶,因犯夜禁,被太师蔡京之弟蔡寄拘押。吕洞宾到蔡府施仙术,变化多端,蔡寄有感,遂放了石

  • 亲属记

    二卷。清郑珍撰。郑珍(1806-1864)字子尹,晚年号柴翁,又号巢经巢主,贵州遵义人,祖籍吉水(今属江西)。道光十七年(1837年)举人,以大挑二等选荔波训导,后荐授知县不就。精经学、小学,工诗。尚

  • 梅园集

    二十卷。明沈一中(约1595年前后在世)撰。沈一中字长孺,鄞县(今浙江宁波市)人。生卒不详。万历八年(1580年)进士。官至布政使。著有《梅园集》。是集凡二十卷,诗赋八卷,杂文十二卷。有人评价说“其诗

  • 杂诫

    一卷。明方孝孺(1357-1402)撰。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正学,宁海(今浙江省宁海县)人,宋濂弟子,以文章、理学著名。建文中,官至翰林侍讲学士,改文学博士。燕王篡位后,以不肯起草登极诏书被杀,凡

  • 保越录

    一卷。元徐勉之撰。本书记载元至正十九年(1359)明朝军队攻绍兴事。时徐勉之任杭州路海宁州儒学教授。绍兴从元末起被张士诚所控制。至是,朱元璋遣胡大海率军攻之。攻城三月不破,明军乃撤。本书记载胡大海兵受

  • 东越儒林后传

    一卷。文苑后传一卷。清陈寿祺(1771-1834)撰。寿祺字恭甫,一字苇仁,号左海,闽县(今福州市)人,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曾任国史馆总纂。该书为寿祺采辑清朝闽人行实而成。书中有陈迁鹤、雷鋐、

  • 尔雅释例

    五卷。清陈玉树撰。陈玉树(1853-1906)字惕庵,江苏盐城人。光绪十四年(1888年)举人,授教谕不就。治经通训诂,兼及史学,以求经世之用。撰《毛诗异文笺》、《卜子年潜》、《后乐堂集》及《尔雅释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