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味经山馆诗钞

味经山馆诗钞

六卷。文钞四卷。清戴均衡(1814-1855)撰。戴均衡字存庄,号蓉洲,安徽桐城人。少嗜学,性颖悟,年二十余,即刊行《蓉洲初稿》,人称异才。后读方植之著作,慕而执弟于礼。道光二十九年(1849)举人。“自以生望溪、海峰、姬传之乡,守先正之法,传之后进,义无所让,因专肆力于古文。”(《清史稿》本传)后至京师会试,得交曾国藩、吕贤基、罗惇衍、陈庆庸等。曾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戴均衡曾与同邑苏惇元重订《望溪文集》,增集外文十之四,对研究方苞有特殊贡献。著有《味经山馆遗书》六卷、《书传补商》十七卷、《书传纂疑》六卷、《公车日记》二卷。诗钞六卷。该集卷首有道光三十年(1850)作者《自题》,附方植之等人的评语八则,另有咸丰二年(1852)王祐蕃《跋》,附各家对部分诗的评语四十四则。正文收古今体诗共十百〇四首。卷一收诗二十七首。如《纪灾二首》,有“黄口命经抛掷易,红颜恩重别离难”之句,对受灾人民表示同情。卷二收诗四十七首。如《书植之先生病榻罪言后》,有“近说群公主和议,空教万马出中原”之句,揭露鸦片战争中清廷的投降主义。卷三收诗二十三首。如《题许叔平天风海水图》,表达了国家太平的愿望。卷四收诗二十六首,如《我欲》,表现作者澄清天下的壮志。卷五收诗三十四首,如《蚕词》,有“江村采叶归来晚,饥杀春蚕知不知”等句,写农民养蚕情景,具有生活气息。卷六收诗四十七首,如《自遣》,有“故乡况复多饥殍,回首江干泪满裳”等句,表现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据王祐蕃《跋》介绍:“先生十年所作凡四百余首,师友商订去其半。”可见选录之精。文钞四卷。卷首有方宗诚《序》、作者《自序》。全书收议论、序跋、送序、记、传状、墓志铭、墓表、哀词、杂文等共六十篇。方宗诚《序》称赞戴均衡“诗文经说卓然,有可表见于世,海内贤士大夫多称道之”。有咸丰二年(1852)王祐蕃刻本。

猜你喜欢

  • 祭法

    祭法:有虞氏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瘘埋于泰折,祭地也;用骍犊。埋少牢于泰昭,祭时也;相

  • 风雅翼

    十四卷。元刘履(?-1383)编。刘履,字坦之,浙江上虞(今绍兴)人,入明不仕,自号草泽闲民。卒于洪武十六年(1383),生年不详。《浙江通志》列《隐逸传》中。是编首为《选诗补注》八卷,取《文选》各诗

  • 楚颂斋诗集

    八卷。清胡焯(1804-1852)撰。胡焯,字光伯。湖南武陵人。九岁能赋诗。十八岁补县学生员。道光五年(1825)为拔贡。曾八次应乡试,至十九年(1839)始中举。二十一年(1841)中进士,选庶吉士

  • 辽史纪事本末

    四十卷。清李有棠(1837-1905)撰。有棠,字芾生,萍乡(今属江西)人。幼补博士弟子员,入八旗官学、汉国子监学。光绪年间出为江西峡江县训导。以历朝纪事本末体史书中缺辽、金二代为憾,乃注意辽、金史事

  • 碧湖集

    二卷。释水光(生卒年未详)撰。释永光,字海印,湖南益阳人。此集为永光卒后友人西山逸士溥儒为之选刊者。计诗二百六十余首,分为二卷。上卷为五古及五律。下卷则七律及五言绝句。其诗气体高妙,音节自然,以五律为

  • 唐会要

    一百卷,五代王溥撰。王溥(922-982),字齐物,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五代后周至宋初“十年作相”,又是当时著名的历史学家。后汉乾珰元年(948),状元及第。隐帝即位后,为枢密使、同平章事郭威幕僚

  • 太常续考

    八卷。不著撰人姓名。据书中所述,可知乃明崇祯时太常寺官属所辑也。本书主要记述明代太常寺之建制、设官、职掌,以及有关制度。资料来源,主要是太常寺的档案材料。其中对祭祀、典礼之制记载甚详,所述沿革损益之由

  • 续纂山阳县志

    十六卷。邱沅、王元章修,段朝纲等纂。邱沅、王元章,民国十年左右曾先后任淮安知事。段朝纲,字笏林,号椿花阁、蔗湖退叟,邑人,廪贡生,曾任海州学正。著有《邵氏姓解辨误》、《徐节孝先生年谱》、《张力臣先生年

  • 震川文集初本

    三十二卷。明归有光(1506-1571)撰。有光,字熙甫,后人称震川先生。是编为其子子祐、子宁所辑。前有万历三年(1575)周诗序,即所谓昆山本。其中漏略尚多,故其曾孙归庄又裒辑为四十卷,而有光之文始

  • 冰雪堂诗

    一卷。清归真道人(生卒年不详)撰。归真道人姓陈氏,自号归真道人,正黄旗满洲人,陈芸窗之女,镶兰旗满洲内阁中书赫舍星氏巴尼浑之妻。此书前有英和、毓华所作序言,李廷均、张旭、蒋氏之女等及其子明昕所写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