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辑说明解

周易辑说明解

四卷。旧本题宋冯椅(详见《厚斋易学》)撰。四库馆臣认为该书当为《厚斋易学》的别行伪本。其考证说:冯椅原书,《宋史·艺文志》作五十卷,此本卷数悬殊。这是不相合的第一点。又朱彝尊《经义考》引《中兴艺文志》云:“冯椅为《辑注》、《辑传》、《外传》,以程沙随、朱文公虽本古易为注,犹未及尽正孔传名义,乃改彖曰、象曰为赞曰,又改《系辞》上下为《说卦》上中,以《隋·经籍志》有《说卦》三篇也。”此本仍作“彖曰”、“象曰”,不作“赞曰”,《系辞传》也仍分上下,不作《说卦》上中。这是不相合的第二点。胡一桂《易本义》附录《纂疏》曰:“冯厚斋讲《明夷》六五‘箕子之明夷’云:箕字蜀本作其字。此继统而当明扬之时之象,‘其’指大君。当明物之时而传之子,则其子亦为明夷矣。又谓文王作爻词,移置君象于上六,以初登于天、后入于地况明夷之主,六五在下而承之,明夷之主之子之象也。子继明夷之治,利在于贞,明不可以复夷也。后世以‘其’为‘箕’,遂傅会于文王与纣事,甚至以爻词为周公作而非文王,盖箕子之囚在文王羑里之后,方演《易》时,箕子之明未夷也。”此本解《明夷》“六五”、“上六”二爻,仍用旧说,未尝将“箕”字改为“其”字,这是不相合的第三点。况且《永乐大典》载录冯椅的书很齐全,有《辑注》、《辑传》之目,与《中兴艺文志》同;其议论,与胡氏之言同。又冯椅之书以古文改今文的很多,如“裳”作“常”、“读”作“黩”、“宠”作“龙”、“拯”作“承”等,皆本《说文》、《释文》诸家。又认为《履》、《否》诸卦旧脱卦名,应该增补;《姤》卦“勿用取”下衍“女”字;《渐》卦“渐之进”的“之”字为“渐”字之讹。凡此等等,该书都没有。该书各卦的讲解,多沿袭朱熹《本义》,与《永乐大典》所载全不相同。可见该书定为伪托,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猜你喜欢

  • 都氏铁网珊瑚

    二十卷。明都穆(详见《壬午功臣爵赏录》条)撰。此书与世传朱存理之《铁网珊瑚》同名。但朱存理之书分书品、画品二门,备录、题跋印记,被张丑、郁逢庆所宗。而此书则前四卷皆为都穆所作诸书题跋及诸画题跋。卷五以

  • 元史类编

    四十二卷。清邵远平撰。远平,康熙时曾为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其祖邵经邦以郑樵《通志》体例,撰《宏简录》,记唐宋辽金史事。远平继承祖业,撰成《元史类编》,又名《续宏简录》,记元代史事。书成后,于

  • 读仪礼录

    一卷。清曾国藩(1811-1872)撰。国藩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县(今湖南省湘乡市)人。一生标榜程朱理学,善文章,有《曾文正公全集》。其传见于《清史稿》诸书。是书是曾国藩读《仪礼》笔记。

  • 大象观

    二卷。明刘元卿(1544-1609)撰。元卿字调父,号旋宇,又号沪潇。江西安福人。隆庆四年(1570)举人,会试,以极论时政落第,遂绝意仕进,从刘阳学。万历时,赵用贤、汪以道以刘与邓元锡、王之士为“海

  • 周易本义集成

    十二卷。元熊良辅撰。熊良辅字任重,号梅边,南昌人。举延祐四年(1317年)乡贡。《宋元学案》又称其“试礼部不第,归,训徒乡塾”,未知何据。此书前有至治二年(1322年)良辅《自序》,称早师同县熊凯学易

  • 篆刻针度

    八卷。清陈克恕撰。陈克恕字目耕,又字吟香。浙江海宁人。著有《砚说》、《笔谈》、《篆学经眼》、《印人汇考》等书。此书前有乾隆五十一年(1787)翁方纲序,接下还有桂馥序,其次为例言八则,例言后分卷,卷又

  • 伤寒悬解

    十五卷。清黄元御(详见《周易悬象》)撰。黄氏在学术上推崇岐伯、黄帝、秦越人和张仲景,称他们为“四圣”,主张“理必《内经》,法必仲景,药必《本经》”。对《伤寒论》颇有研究,受方有执、喻昌影响,认为王叔和

  • 宛陵群英集

    十二卷。元汪泽民(1273-1355)、张师愚合编。汪泽民,字叔志,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延祐五年(1318)进士,授承事郎,同知岳州路平川州事,历南安、信州两总管府推官,后补平江路总管府推官,调济

  • 杨园张先生全集

    十六种。清张履祥(详见《张考夫遗书》)撰。包括《愿学记》一卷,共一百一十九条,都是札记讲学之语。《问目》一卷,共三十八条,都是受业刘宗周时录以就正之词,中载山阴刘先生批者,即宗周。《初学备忘》二卷,都

  • 真率斋词

    二卷。清杨芳灿(1753-1815)著。杨芳灿字才叔,号蓉裳,江苏无锡人。乾隆拨贡,授甘肃伏羌知县,官至户部员外郎。工诗与骈文,诗学李商隐,著有《吟翠轩初稿》、《真率斋稿》、《芙蓉山馆诗词稿》。本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