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史集

史集

又译《集史》。伊利汗国拉施特奉旨主编的世界通史巨著。拉施特(Rashidal-Din,1247-1317)出身于波斯哈马丹的一个医生世家,曾任伊利汗国合赞汗宰相。此书撰于伊斯兰历700年(1300-1301),完成于伊斯兰历710年(1310-1311)。共分三部分,第一部蒙古史,第二部世界史,第三部世界地志。但流传下来的,只有第一、二部及附编《阿拉伯、犹太、蒙古、拂朗、中华五民族世系谱》。第一部蒙古史分三卷:第一卷上册为突厥蒙古部族志,第一卷下册为成吉思汗祖先及成吉思汗纪;第二卷记载太宗窝阔台至成宗铁穆耳诸帝纪及术赤、察合台、拖雷诸传;第三卷为伊利汗国史,记述旭烈兀至合赞诸汗事迹。第二部世界史分四卷,记载了古代波斯诸朝史,以及先知穆罕默德、诸哈里发的事迹,十至十三世纪伊斯兰诸王朝史及突厥、犹太、拂朗、印度诸民族史。其中蒙古史部分,参考了当时各种波斯文和阿拉伯文著作,并且利用了伊利汗国宫廷秘藏的档案《金册》和熟知史事的蒙古、印度、畏兀儿等族学者的口述资料,因此具有很高的价值。《史集》成书较《世界征服者史》晚,内容较《世界征服者史》更为广泛,尤其是十三世纪以前蒙古地区各游牧部落的记载,多可补《元朝秘史》和《元史》之不足,极为学者所重视。《史集》的波斯文抄本流传至今的有五十多种抄本,其中最早、最好的为伊斯坦布尔1317抄本。十九世纪以来,许多国家学者陆续整理翻译出版了波斯文本。1836年,法国出版了卡特麦尔的《史集·旭烈兀传》波斯文校注本和法文译本。1858-1888年,俄国出版了贝勒津的《史集》蒙古史部分第一卷波斯文校注和俄译本。英国学者波义耳将《史集》蒙古史部分的第二卷译成英文,并利用前人研究成果,在名词的译写与注释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1971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题为《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the Successors of Genghis Khan)。1946-1960年,原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分卷出版了《史集》蒙古史部分的波斯文校勘本和俄译本,我国学者余大钧、周建奇据以译为汉文,已由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

猜你喜欢

  • 使楚丛谭

    一卷。清王昶撰。王昶(1725-1806)字德甫,号述庵,又字琴德,江苏青浦人(今上海市),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官至刑部侍郎。湛深经术,娴于政事韬略。时号通儒,学者称阑泉先生。著述宏丰,著有《

  • 宋书

    一百卷。梁沈约(411-513)撰。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史学家、文学家。沈约靠母亲抚养成人,历任宋、齐、梁三朝显宦,“该悉旧章,博物洽闻”(《梁书·沈约传》)。宋时为尚书度支

  • 地镜

    一卷。无名氏撰。清马国翰(详见《玉函山房辑佚书》)辑。《隋书·经籍志》五行类有《地镜》一卷。按《金楼子·志怪篇》说,地镜经共出于三家,有《师旷地镜》、《白泽地镜》、《六甲地镜》。三家之经,只说珍宝光气

  • 南海杂咏

    十卷。明张诩(1455-1514)撰。张翊,字廷实,南海(今属广东)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累官至南京通政司左参议。著有《白沙遗言》(已著录)、《东所文集》等。是集为张诩杂咏广州诸古迹的诗集。

  • 思文纪略

    即《思文大纪》。

  • 和靖诗集

    四卷。宋林逋(967-1028)撰。林逋,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孤力学,恬淡好古,隐居西湖狐山二十年,终身不仕,所居植梅蓄鹤。世称其“梅妻鹤子”。死后赐号和靖先生。其诗如其为人,风格淡远,多

  • 春秋左传节解

    见《春秋左传句解》。

  • 天尊说阿育王譬喻经

    一卷。东晋佚名译《天尊说阿育王譬喻经》,因书用阿育王事为喻,故命经名。旨在取故事十二则以证嘉言。首言人护经法,如母护子;次言近贤成智,近愚益惑;再次言与善师值得免众苦,与恶师值,则习恶事不离众祸;再言

  • 高峰大师语录

    一卷。元代释原妙(1238-1295)撰。原妙,俗姓徐,字高峰,江苏吴江(今属江苏省)人。从师于雪岩祖钦,后入临安龙须山力参。又至天目西峰狮子岩隐居,时称“高峰古佛”。妙原所作语录体佛书——《高峰大师

  • 浏阳县志

    二十四卷。清王汝惺、钱绍文、万修廉、汪亮清等修,邹焌杰纂。王汝惺,诸城人,曾任浏阳县知县。钱绍文,江苏武进人,曾任浏阳知县。万修廉,应山人,曾任浏阳县知县。汪亮清,武进人,曾任浏阳县知县。邹焌杰,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