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文尚书冤词

古文尚书冤词

八卷。清毛奇龄(详见《仲氏易》)撰。《尚书》有今、古文之分,今文《尚书》二十九篇,由伏生所传;古文《尚书》四十五篇,得于孔子故宅壁中。西晋永嘉之乱(311年)后,今、古文《尚书》相继失传。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一说当作梅颐)献孔安国《孔传古文尚书》五十八篇于朝,其书三十三篇,内容大致与今文《尚书》相同,另多出二十五篇,多出之二十五篇,后世称作伪古文《尚书》,亦称“晚书”。《孔传古文尚书》出现不久,便立于学官,自东晋至隋、唐,学者笃信此书即孔壁古文《尚书》,于孔安国传亦坚信不疑。直至宋代,吴棫、朱熹始疑晚书系伪作,明代梅鷟作《尚书考异》,寻出晚书破绽颇多,在此基础上,清代著名学者阎若璩潜研《尚书》三十余年,著成《古文尚书疏证》,胪列晚书、孔传作伪证据凡一百二十八条(其中二十九条有目无文,实存九十九条),确定晚书、孔传均系伪作。《尚书》辨伪至阎氏基本完成。奇龄学识渊博,好为驳辨以求胜,针对阎氏等人之《尚书》辨伪,遂作《古文尚书冤词》以力辨古文《尚书》为真,其书分十部分:一曰总论、二曰今文尚书、三曰古文尚书、四曰古文之冤始于朱氏、五曰古文之冤成于吴氏、六曰书篇题之冤、七曰书序之冤、八曰书小序之冤、九曰书词之冤、十曰书字之冤,凡此皆为伪书申冤而作。其说多出于巧辩。书出,不为学界所信服,《四库全书总目》驳之甚详。此书为伪古文申冤虽无足取,然指责阎氏书中之疏漏,尚有一定参考价值。此书现存版本有《西河合集》本。

猜你喜欢

  • 诗集传

    ① 二十卷。苏辙(1039-1112)撰。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十九岁与兄苏轼同登进士。熙宁三年(1070)致书王安石,激烈批评新法。后历任御史中丞,尚书侍郎等职

  • 读书杂志

    八十二卷。清王念孙撰。王念孙生平见“广雅疏证”。此书对《逸周书》、《战国策》、《史记》、《汉书》、《管子》、《晏子春秋》、《墨子》、《荀子》、《淮南子》等九种书的文字讹误详加校勘,于音训异同及句读错乱

  • 毛诗衍声表

    一卷。清陈潮撰。潮字东之,江苏泰兴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通音韵之学。刘逢禄撰《诗声衍》,未成而殁,龚璱人以其稿属潮为之整理编定,其中《诗声衍表》、《诗声条例》即潮所编定。逢禄原稿分韵属草,胪列诸文,杂

  • 群书考索

    见《山堂考索》。

  • 古穰杂录

    一名《莘野纂闻》,三卷。明李贤(详见《天顺日录》条)撰。此编乃是李贤所著笔记,间亦有议论,尤以述时事者为多。其中多有不满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之语。其谓李时勉自仁宗谴怒之后,不复直言;自王振诬抅以

  • 日南读书记

    十八卷。清末民国初沈家本(1840-1913)撰。家本字子惇,号寄簃,归安(今浙江湖州市)人。光绪九年(1883)进士,官法部右侍郎。资政院副总裁。平生致力于法律之学,著述亦多。又博览群书,于经史小学

  • 满汉合璧薛文清公要语

    二卷。明薛瑄(?-1464)撰。谷中虚辑,清富达礼翻译。薛瑄字德温,号敬轩,山西河津人。永久十八年,乡试第一人,明年,成进士,宣德中为御史,正统初,举为山东提学佥事。内召大理寺左少卿,因逆王振,为其党

  • 别本满汉三经成语

    五卷。不著撰人姓名。只有抄本,而无刊本。书面有“诗农”二字小印。可能为撰者或藏书者的雅号。明铎有《满苏经书成语》,所辑成语自《书经》、《易经》、《诗经》。此书取别本三经成语,系旧抄巾箱小本,共五卷。书

  • 重楼玉钥

    二卷。清郑宏纲(1727-1787)撰。郑宏纲字纪元,号梅涧,又号雪萼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世医出身,先祖即从医。父郑子丰得闽人黄明生所授喉科秘书,遂精喉科,后代亦多以喉科名世。因其居所名“南园”

  • 古今彝语

    十二卷。明汪应蛟编辑。应蛟,婺源(今江西省婺源县)人。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尚书,生卒年不详。著有《中铨》、《病吟草》等。《古今彝语》杂录史文,上自唐虞,下迄于元代,范围极广,漫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