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底绩,至于衡漳。厥土惟白壤,厥赋惟上上,错,厥田惟中中。恒、卫既从,大陆既作。岛夷皮服,夹
二十六种,二十八卷。明佚名编辑。丛书分二册,第一册含宋魏了翁《古今考》一卷、宋王键《刑书释名》一卷、宋佚名《释常谈》三卷、宋龚熙正《续释常谈》一卷、宋刘孝孙《事原》一卷、梁沈约《袖中记》一卷、宋释居月
十卷,清孔自来纂。孔自来,即朱俪钿,字伯靡,明辽藩宗人,自称句曲山人。江陵,荆州首邑,向无县志,仅将一县之事附见于府志。顺治间,孔自来于兵燹之后,据其遗书,补郡乘缺漏,采辑成书。《江陵志余》顺治七年(
六卷。明陈际泰(1567——1641)撰。际泰字大士,临川(今江西临川)人,文学家。早年流寓汀州(今福建长汀),后返临川,与艾南英(1583——1646)等以时文名天下。作品有《太乙山房文集》、《易经
三卷。清沈道宽(生卒年不详)撰。道宽字栗仲,宛平(今属北京市)人,官湖南桃源知县。是书辨正《玉篇》、《广韵》之谬误,求其无戾于《说文》。上卷曰篇韵类隔,辨析声音之理。中卷曰篇韵正误,考订其援引之谬脱,
六卷。南宋李中正撰。李中正淳安(今浙江淳安)人,旧本原题作“宋清溪李中正撰”,不确,宋无清溪,实为淳安人。卷末刊福州福清尉李舜举编集,漳州龙溪县尉李熙绩校正及董洪跋。此原为讲义,李舜举编集成书。此书不
一卷。清张沭(详见《周易疏略》)撰,张煓注。煓乃沐之子,仕履不详。秘典者沭之书,一隅解者煓之注。此书前有序文,列汤斌、毛奇龄书二首。全文所立观点,实为姚江“良知”论。认为世上万物的变迁在于其内在的神灵
十二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妙法莲华经义疏》与《法华经玄论》,均为吉藏投足天台智者大师以前,即开皇十五年(595)前的作品。反映了吉藏当时对《法华经》的理解程度和认识水
三卷。赵钺、劳格撰。赵钺、劳格,均见《唐尚书省郎官自柱题名考》条。唐太宗时,御史台别置台狱,囚禁刑徒,以备审讯。武则天时任用酷吏,台狱恒满,殿中侍御史崔惇又于其旁列置精舍,以佛典忏悔刑徒,因撰《大唐御
六卷。清王勋祥修,秦宪纂。王勋祥,浙江金华县人,出身附贡生,领同知衔,曾先后两次任徐沟知县。此书为光绪五年(1881)复任邑知县时所撰。历时二年告成。《补修徐沟县志》光绪七年(1883)刻本。考徐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