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初学记

初学记

三十卷。唐徐坚(659-729)等撰。徐坚字元固,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县)人。少好学,通览经史。中宗时,任礼部侍郎、修文馆学士。睿宗时,迁黄门侍郎,封东海郡公。玄宗时,任集贤院学士,位至光禄大夫。学识渊博,与父徐齐聃以文学著称。《全唐诗》录诗九首,《全唐文》录文六篇。唐开元中徐坚、韦述、佘钦、施敬本、张烜、李锐、孙季良等奉玄宗之命编撰《初学记》一书。此书择取于六经诸子百家之言、历代诗赋及唐初诸家作品。编撰此书的目的为玄宗诸皇子作文时查检事类、辞藻之用。因为内容便于初学,所以书名曰《初学记》。全书三十卷,共分天、岁时、地、州郡、帝王、中宫、储宫、帝戚、职官、礼、乐、人、政理、文、武、道释、居处、器物、服食、宝器、果木、兽、鸟二十三部,每部下分列若干子目,计三百一十三子目。每一子目内均分“叙事”、“事对”、“诗文”三部分。“叙事”,是对本部类的概括说明,虽杂取群书,但次第若相连属。“事对”,是将有关资料熔铸成对偶词句,并于句下引出原文,注明出处。最后是“诗文”,摘引古诗文片断,采至初唐。内容精审,去取谨严,正文皆单行,注用双行小字。例如:卷四,“寒食”第五,首先择列有关寒食的传说和民间风俗的材料,并加说明辨正。之后是“事对”,从所叙魏武帝令周举书《明罚令》,改变“一月寒食、莫敢烟爨”的故事中,概括出对偶词句:“一月寒食、三日断火。”最后诗文部分附李崇嗣、宋之问、沈佺期等描写寒食的诗。这一体例大致与其他类书相同。但“地部”五岳之外,又载终南山;四渎之外,载洛水、渭水、泾水;又骊山,汤泉、昆明池别出二条。内容编排也有与其他类书独殊之处。《四库全书总目》云:“于诸臣附前代后,于太宗御制则升冠前代之首。较《玉台新咏》以梁武帝诗杂置诸臣之中者,亦特有体例。其所采摭,皆隋以前古书,而去取谨严,多可应用。在唐人类书中博不及《艺文类聚》,而精则胜之。若《北堂书钞》及《六帖》,则出此书下远矣。”此书实用价值较高,其内容广搜博取,书中保存了许多有关历史、地理、民情风俗等方面的材料,可资采录和考证,也可以利用它校勘古籍或搜集佚文。关于此书的撰者,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辨证》中提出应属张说。《四库提要辨证》云:“此书本是张说奉敕撰集,说总其成。而徐坚以下分修耳。《新唐志》所言,正合当日情事。晁公武之言,殊欠分晓。《提要》翻据之以驳《新志》,误矣。”又云:“张说以宰相知集贤院事。为学士之首。故玄宗欲撰《初学记》,独降敕与说。盖凡集贤诸学士有所撰述,皆说总领其事,又不独《初学记》一书为然。玄宗《事类》,亦是张说奉敕,徐坚等分修。《提要》狃于《初学记》,不题张说之名,必以《事类》为说撰,《初学记》为坚撰。正坐不知当时制度耳。”此书版本较多。明嘉靖十年(1531)安国桂坡馆刊本,明嘉靖十三年(1534)晋藩刊本,明万历十一年(1583)徐守铭宁寿堂复宋刊本。清乾隆年间内府刊《古香斋袖珍本丛书》本。清光绪十四年(1888)安康黄氏蕴石斋刊本,附有清黄如焜撰校勘记。《四库全书》本。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司义祖的点校本,是目前较好的版本。1979年又重印。查阅此书,可利用许逸民编的《初学记索引》,附笔划检字表,使用较方便。

猜你喜欢

  • 吴中往哲记

    一卷。续吴中往哲记 一卷。续吴中往哲记补遗 一卷。《吴中往哲记》明杨循吉(1456~1544)撰。“续记”和“补遗”黄鲁曾(1487~1561)撰。杨循吉,字君谦,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成化年间

  • 诗说考略

    十三卷。清成僎撰。僎字左泉,江苏崇明(今上海市崇明县)人。此书以为孔子不曾删诗,分辨顾炎武“诗有入乐与不入乐之分”,宋程大昌《诗论》之失及王柏《诗疑》之错乱,皆有可取之处。论及朱熹《诗集传》时认为:学

  • 张氏医通

    十六卷。清张璐(1617-1699)撰。张璐字路玉,晚号石顽老人,长州(江苏苏州)人。早年习儒,明末战乱时期,曾隐居于洞庭山中十余载,专心钻研医术,后业医六十余年。与喻昌、吴谦齐名,被称为我国清初三大

  • 西陲总统事略

    十二卷。清松筠修,汪廷楷原辑,祁韵士重编。松筠详见《西藏图说》。汪廷楷,字武庵,曾入伊犁将军松筠幕,协修他志。祁韵士字鹤皋,又字楷庭,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性喜治史,于疆域、山川、形胜、古人爵

  • 羲里睡余编

    十卷。清张绶佩撰。绶佩字宴亭,河南信阳人,乾隆进士,官至知县。平生好易学,历十数年乃成此《羲里睡余编》十卷。此书以图书为主,大抵以宋儒为宗。虽疏解较略,却不沿袭旧说,也不全依傍程朱,其解多出己意。唯见

  • 集虚斋四书口义

    十卷。清方辀如撰。辀如字文辀,浙江淳安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官至顺天丰润知县。辀如师从毛奇龄,淹博群籍,工为文,制艺尤有名。是书大旨,就朱子《章句》、《集注》反复涵咏,审于义理、精神、虚实

  • 四书讲

    四十卷。清金松撰。金松字仞直,浙江嘉兴人。是书前有汪漋序、金松自序、看书十则以及例言。其书以讲为名,每章有总旨,每节有正讲,有析讲,其单句单节,自为一章者,只有正讲析讲而无总旨;或者虽分数节,而旨归显

  • 伤寒直格

    见《伤寒直格方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 双桥随笔

    十二卷。清周召(生卒年不详)撰。召字公右,号拙庵,衢州(今浙江省衢县)人。康熙初,官陕西凤县知县。是书为其在耿精忠叛乱期间避兵山中所作。双桥,乃其山中所居之地名。该书卷端标名《受书堂集》,而《双桥随笔

  • 雅宜集

    十卷。明王宠(1494-1533)撰。王宠,字履吉,自号雅宜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八举不第,终于诸生。著有《雅宜集》。是集诗八卷,文二卷。其诗分体编列,而各以《正德稿》、《嘉靖稿》字系于标题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