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凤池园集

凤池园集

十六卷。清顾汧(1646-1712)撰。顾汧字伊在,号芝岩,北京大兴人。幼勤学能文,康熙十二年(1673)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官礼部右侍郎、河南巡抚等职。后因事落职,又起用为礼部侍郎,再降为大理寺少卿,调奉天府丞、宗人府府丞。其人仕途坎坷,曾三起三落,但少有诗名。顾汧致仕后,汇辑其平生所作诗文,成《凤池园集》。其内容有诗文各八卷。诗集卷一辑五言古诗《丁雁水佥宪将赴赣南见贻诗稿赋赠》、《孙茂叔拓游安亲王园三首》等四十三首;卷二辑七言古诗《坠马行戏东袁杜少检讨》、《过孔心一寓看韩干画马图》等二十五首;卷三辑五言律《秋日再集朱园次少陵重游何氏韵》五首、《傅馆师索题恭亲王新园四首》等一百二十六首;卷四、卷五辑七言律诗《新正过郯城访周璧侯大令》、《入都示扬修野吏部》等二百二十二首;卷六辑五言排律诗《首春懋劝殿应制》等十七首,七言排律诗《送于子先佥宪督学粤东》、《寿于莱公中丞》二首;卷七辑五言绝句诗园居杂咏《武陵一曲》、《梅岭》等十六首;七言绝句诗《读李太白集有感二首》、《李雷田馆文见贻龙须》等一百三十六首;卷八辑七言绝句《锦州行署杂咏六首》、《试事竣回沈阳署八首》等五十首。词作有词牌“望江南”题为《凤池八首》、词牌“浪淘沙”题为《题苑大小像》等十阙。文集,卷一辑《玉牒赋》、《经史赋》等赋六篇,卷二辑《南巡政典颂》、《乞恩予告归里疏》等颂、雅、表、奏、疏、策、问八篇;卷三、卷四辑《游梁书院讲语序》、《溯流史学钞序》等序三十二篇,卷五辑《御试乾清宫读书记》、《禹王台创建御书楼碑记》等记九篇;卷六辑《全体大用说》、《屯政议》、《日露辨》等说、议、辨、答客难七篇;卷七辑《与韩慕庐尚书书》、《吴荣期小影赞》等书、启、赞、跋、引、祝文二十七篇;卷八辑《光禄大夫直隶巡抚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御史金公墓志铭》、《方干臣少参墓表》等墓志铭、墓表、碑文、祭文、哀辞十一篇。是书传世本有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精刻本,一九八〇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猜你喜欢

  • 桂阳县志

    二十二卷,首一卷。钱绍文等修,朱炳元等纂。钱绍文字子宣,江苏武进人,曾任桂阳县知县。朱炳元,邑人,举人。桂阳县志,创修于明成化年间。嘉靖县教谕翁继荣等曾据成化本续纂。清康熙、乾隆、嘉庆先后有人续纂。兹

  • 伤寒舌鉴

    一卷 清张登(生卒年不详)撰。诊法著作。张登字诞先,江苏吴江人。张倬之兄。其父张璐为当时名医,对伤寒颇有研究,著有专书。张登曾与其弟张倬一同参订由其父诠次的《伤寒缵论》、《伤寒绪论》。对其父的学术思想

  • 禺峡山志

    四卷。清孙绳祖撰。孙绳祖,字澹翁,沈阳人。禺峡山,又名二禺山、中宿山。山源发衡庾,脉连留石。襟曹溪而负二罗、七十二峰,延漫磅礴。其距清远县三十里,两山穹窿,相互对峙,束浈湟诸水而赴海,故曰峡。茅君内传

  • 南史札记

    一卷北史札记 三卷。清李慈铭撰。李慈铭,有《魏书札记》,已著录。撰者以宋、齐、梁、陈书校南史,以魏、齐、周、隋书校北史,成此札记。是书考证详细、准确,可资参用。虽其中文字与原史书相校有差异之处,但于理

  • 宜城县续志

    二卷。清李连骑、舒善庆修,姚德华纂。李连骑直隶威县(河北威县)人,拔贡。舒善庆,浙江奉化人,监生,两人先后官宜城知县。姚德华,字宝丞,本县人,光绪二年(1876)孝廉方正。县志于同治五年(1866)知

  • 四书体味录残本

    清宗稷辰(1792-1867)撰。宗稷辰字涤甫,号涤楼,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官至东河道。著有《射止斋文集》等。是书乃稷辰晚年所作,原书二十卷,身后散佚,仅存《论语》卷一,系手写定本,余稿有《论语

  • 性理图说

    一卷。明徐中(生卒年不详)撰。徐中字成中,鄱阳(今属江西)人。此书分为《无极》、《天道》、《性命》诸类。其语多陈因旧说,没有新论,无足采录。

  • 书断

    三卷。唐张怀瓘(生卒年不详)撰。张怀瓘,海陵(今江苏泰州)人。尝为鄂州司马,后官至翰林供奉。张怀瓘是唐朝颇有盛名的书法家,工真、行、草书,兼善小篆和八分书。张氏曾自高矜饰,谓真书、行书可比虞(世南)、

  • 汇印经传评点五种

    不分卷。徐树铮(1880-1925)编。徐树铮字又铮,又号铁珊,江苏萧县(今属安徽)人。十三岁中秀才,十七岁补廪生。1905年赴日本入士官学校就读。回国后,于1912年开始在北京政府任职,历任陆军部司

  • 槜李诗系

    四十二卷。清沈季友(1652-1698)辑。沈季友字客子,号南疑。平湖(今浙江平湖县)人。康熙二十六年(1687)副贡生。父沈棻有才名,他因而得结交当世名士。早年以诗文及制艺为人称道,曾从毛奇龄学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