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农桑辑要

农桑辑要

七卷。元司农司编纂。司农司为元政府主管农业的行政机构。司农司的设立对于元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王磐《农桑辑要原序》云:“……行之五、六年,功效大著。民间垦辟种艺之业,增前数倍。农司诸公又虑夫田里之人,虽能勤身从事,而播殖之宜、蚕缲之节或未得其术,则力劳而功寡,获约而不丰矣。于是遍求古今所有农家之书,披阅参考,删其繁重,摭其切要,纂成一书,目曰《农桑辑要》。”在司农司的倡导、组织编写下,《农桑辑要》于至元十年(1273)最后成书问世。《农桑辑要》分为十门,包括典训(类似绪论,结合史实记叙古籍中关于农桑起源的过程);耕垦(讲述耕作方法);播种(介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栽桑;养蚕;瓜菜;果实;竹木;药草(含茶、染料等);孳畜(附有《岁用杂事》)。该书“详而不芜,简而有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当时的农业生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该书是元政府作为大力恢复和促进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而组织编写的,深得元政府的重视。在至元十年至至顺三年(1332)六十年间,该书就重复出版六次。至顺三年,发行多至万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引明《永乐大典》载有至顺三年印行本书万部官牒)。后世对该书也十分重视。明万历年间胡文焕将其收入《格致丛书》,清代将其录入《四库全书·子部农家类》、《武英殿聚珍版书》(武英殿木活字本、浙江本、江西书局本、福建本、广雅书局本)。1935年商务印书馆开始分期出版的《丛书集成初编》也将该书收入其中。1982年,农业出版社出版了由石声汉校注的《农桑辑要校注》。1988年农业出版社出版缪启愉校释的《元刻农桑辑要校释》。

猜你喜欢

  • 罗沧州集

    五卷。宋罗公升(生卒年不详)撰。罗公升字时翁,江西永丰人。大父开礼,从文天祥勤王。兵败被执,不食死。公升因军功授本邑尉。此集首载赋一篇。以下各体分编,而每体之中分《无名集》、《还山稿》、《抗尘集》、《

  • 周礼李氏音

    一卷。晋李轨(?-619)撰,清马国翰辑佚。李轨有《周易音》,已著录。李氏《周礼音》既有古音,亦有转音,除为郑(玄)注作音外,亦为杜子春、二郑作音。作古音者,如《春官·序官》“乃立春官宗伯”,先郑注,

  • 读易窗易述

    八卷。清邓显鹤撰。邓显鹤字子立,号湘皋。新化人。嘉庆甲子(1804)举人。曾官宁乡训导。博览群书,著述颇丰。此书为其主讲濂溪书院所作。据书前自序称:“余年十二时,同仲兄云渠受易于李愚庄师。师教以德体象

  • 泾县续志

    九卷,清阮文藻修,赵懋曜纂。道光初年,大府檄修通志,知县阮文藻,延邑人赵懋曜等,相于采辑,汇为一册,以备采择。此志称“续志”,卷一为学校、书院、坛庙、官署、桥梁、津渡、古迹、寺观;卷二为食货、职官表、

  • 脉诀刊误集解

    见《脉诀刊误》。

  • 香雪亭新编耆英会记

    二卷。清乔莱(1642-1694)撰。乔莱,一名君莱,字子静,号石林,别号画川逸叟,江苏宝应人。康熙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罢归后,治废园曰纵棹园,读《易》其中。著有《易俟》、《使粤》等书。《耆英会记》

  • 易音

    三卷。《音学五书》之三,清顾炎武撰。是书就《周易》以考求古音。上卷为《彖辞》、《爻辞》;中卷为《彖传》、《象传》;下卷为《系辞》、《文言》、《说卦》、《杂卦》。其音往往与《诗》不同,顾氏皆以为偶用方音

  • 周易稗疏

    四卷,附考异一卷。清王夫之(1619-1692)撰。夫之,字而农,号薑斋,汉阳人(今湖南衡阳人)。前明举人。本书是他读《周易》时的随笔记录,故每条都只举经文数字和标目,没有全载经文。遇有疑义,辄作考辨

  • 世祖章皇帝圣训

    六卷。康熙二十六年(1687)圣祖仁皇帝恭编,乾隆四年(1739)乾隆皇帝为此书写了序言刊布。全书共有一百一十三则,分为三十二门,主要记述了清世祖章皇帝福临,幼龄践祚,定鼎北京,统一全国的事迹,对顺治

  • 逌旃琐语

    一卷。明苏祐(生卒年不详)撰。苏祐,字允吉,一字舜泽,嘉靖五年(1526)进士,初以广东道御史按宣大,授计平大同乱军。历兵部侍郎,总督宣大军务,屡败强寇,进兵部尚书。坐不请兵饷失事削籍为民。不久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