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全唐文纪事

全唐文纪事

一百二十卷。首一卷。清陈鸿墀(生卒年不详)撰。陈鸿墀,字范川,浙江嘉兴人,曾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纂修、实录馆提调、武英殿协修,亦曾掌教越华书院。嘉庆间诏辑《全唐文》,作者任总纂官,汇萃之余加以考证,至《全唐文》告成,所录自为一书,名曰《全唐文纪事》。至同治间才得以问世。全书分体例、帝制、述德、纪功、纳言、威远、政治、典章、贡举、褒宠、贬斥、颂扬、谏诤、论列、讽诫、忠烈、正直、节义、明达、识量、智略、至行、谨厚、豪逸、闻适、退让、高旷、名理、体道、论古、抒情、表扬、矜许、忠规、酬答、核实、托意、自述、游览、体物、祖袭、骏难、投献、感遇、讥刺、才藻、警敏、典切、奇诡、名誉、遭际、征兆、鉴拔、衅隙、轻率、浮夸、谀佞、欺伪、不逊、评谬、训释、推挹、瑕疵、辨证、异同、存疑、正俗、拾遗、订骘、名言、警句、嘉话、嗤鄙、志异、俳谐、杂记、方外、总目、总序、总论。目录之后列《全唐文纪事征引书目》五百八十一件。御制诗文间有论及唐代文章者,或示以体裁之正变,或核其言行之从违者录于卷首。撰者奉诏纂成巨帙,以余力为此书而犹浩博,凡有关唐人文字者,均囊括之。有同治十二年(1873)巴陵方功惠广州富文斋刻本,有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版,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版行世。

猜你喜欢

  • 忠烈侠义传

    见《三侠五义》

  • 周易函书补义

    八卷。清李源撰。源字春潭,宛平(今北京市)人,一说燕山人,官至知县。此书系其孙李士珩刊于同治七年(1868)。河南光山胡沧晓著有《周易函书》,推本宋儒邵周之说,然卷帙浩繁、编次无序。李氏服膺胡氏《周易

  • 唐诗选

    七卷。明李攀龙(1514-1570)编。李攀龙字于麟,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授刑部主事,累官至河南按察使。主张“文必西汉,诗必盛唐”,与王世贞等并称复古派“后七子

  • 说文古本考

    十四卷。清沈涛(生卒年不详)撰。沈涛原名尔政,字西雍,号匏庐,嘉兴(今属浙江)人。乾隆元年(1736)一甲三名进士,由知县历官江西道员。学尚考订,兼嗜金石。著作尚有《论语孔注辨伪》、《常山贞石志》、《

  • 将学要论

    见《将略要论》。

  • 毛诗补礼

    六卷。清朱濂撰。濂字理堂,安徽歙(今安徽省歙县)人。泾县包世荣著有《毛诗礼徵》。包世荣去世于道光六年(1826年),而本书成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在包著之后,故卷首王荫森序,亦曾提及世荣之书。朱

  • 徐州二遗民集

    十卷。清桂中行(生卒年未详)编。二遗民者为铜山万寿祺年少、沛县阎尔梅古古,同为明末才人,江北志士。昔史忠正视师徐州,礼尔梅宾石,尔梅再上阁部书,清开府徐州,号召河南北义士,得其一成一旅,规划中原,而以

  • 普陀山

    二十卷。清秦耀曾撰。秦耀曾,字远亭,江苏江宁(今南京)人。普陀山,元盛熙明曾考之。明侯继高乃为志。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普济、法雨两寺,请人纂辑志书。稿成法雨随即付梓。普济又请朱谨、陈歔重加增削

  • 开方别术

    一卷。清华蘅芳(详见《代数术》)撰。《开方别术》即“数根开方术”,专论解整系数高次方程问题,写于1872年,书前有清李善兰写的序,在序中评此术是“别开生面,较旧法简易十倍”。书中共列出二十个高次方程,

  • 乐律全书

    四十二卷。明朱载堉(1536-约1610)撰。载堉字伯勤,号句曲山人,乃明代郑恭王朱厚焥之世子。是书于万历间进于朝。《明史·艺文志》作四十卷。考此本所载,凡书十一种,唯《律吕精义》内外篇各十卷,《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