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卷。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撰,但也有不同说法。认为是战国时代史官所撰。左丘明,春秋末年鲁国人。著有《左氏春秋》(即《左传》)和《国语》等书,是春秋时期著名史学家。《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
不分卷。明陈邦仪(约1644年前后在世)撰。陈邦仪,字开甫,江西高安人。生卒年不详。崇祯中诸生。是编分二集。前集刻于崇祯三年(1630)。续集则崇祯十五年(1642)至十七年(1644)作。陈邦仪生当
一卷。缪协(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协事迹不详。其说解《论语》、《七录》,隋唐志、《经典释文》并无著录,只有皇侃疏引二十七节而已。马国翰依据此,附列缪播《论语旨序》之后。内引中正之说二节,但举官名
十一卷。明张衮撰。张衮,字补之,江苏江阴人。生卒年均不详。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官至南京光禄寺卿。在谏垣时,颇多建白。嘉靖中,倭扰东南,衮家居危城中,曾驰书政府,上御倭五事。该集有诗二卷,文九卷
一卷。清洪亮吉撰。洪亮吉(1746-1809),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阳湖(今江苏武进)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授编修,督学贵州。嘉庆四年(1799),因上书批评朝政而得罪朝庭,谪戍伊犁。
十六卷,首一卷。清金志节原本,黄可润增修。金志节字籍不详。黄可润,福建龙溪人。乾隆四年(1739)中进士,任宣化县令。口北三厅,即指清朝时在张家口、独石口及开平之多伦诺三处分别设理事厅管理当地民事,现
四卷。近人杭辛斋撰。杭辛斋,浙江海宁人,民国时曾为国会议员,因反对帝制入狱。于易学颇有研究,著述颇丰。除本书外,尚有《学易笔谈二集》、《易楔》、《易数偶得》、《读易杂识》、《愚一录易说订》、《沈氏改正
十卷。元马臻撰。臻字志道,号虚中。钱塘(今属浙江)道士。生卒年不详。此集有仇运序称其:“隐约西湖之滨,士大夫慕与之交,不过习清虚,谈淡泊,无一言及势力声利。”《四库全书总目》评曰:“集中铺张富贵者数篇
见《通志堂经解》。
不分卷。法国沙畹(E·Chavaunes)撰。该书成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记游历国外的中国使臣及僧人二十余人,始张骞,迄图理琛,迷其事迹,考其所历之地。惜其收录不全。现有商务印书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