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伤寒辨证

伤寒辨证

四卷。清陈尧道(生卒年不详)撰。陈尧道字素中,三原(今属陕西)人。著有《伤寒痘疹辨证》、《痘科辨证》等书。陈氏《伤寒论》详于治外感伤寒病,略于治外感温热病,且仲景“随经施疗,要不外于辨别表里虚实,阴阳寒热”,故汇集宋元以来诸家之说,以刘河间、王履为宗,于康熙十八年(1679)撰成此书。全书约五十万字。卷一为总论,论述运气、诊脉、察色、辨方宜等十四个论题。又论述表证、表虚证、表实证、里证、里虚证等;卷二、卷三列诸证,包括对阳证、阴证、阳毒、阴毒、百合病等六十九证的论述;卷四为诸方,对麻黄汤、桂枝汤、大柴胡汤等一百二十二方进行论述。书中以阴、阳、寒、热、虚、实、表、里为纲,对伤寒或于伤寒有关杂病详加辨析,从而使伤寒、温热及疑以难辨诸证得以鉴别,并使经方与时方得以结合。陈氏此书多采王履、刘河间二家之言,而补其未备,亦间引戴原礼、陶华、张介宾、张璐之说。陈氏偏重于治温热,而不外于《伤寒论》之范畴,能就仲景之言,达其未达之意,随证详辨,明其所以。对后世学习和研究《伤寒论》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康熙十八年(1697)家刻本,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嘉庆刊本影印本

猜你喜欢

  • 历象考成

    四十二卷。清钦天监撰。以德国人戴进贤(1680-1746)为主笔。清初汤若望有《西洋新法历书》,其中多有隐晦难晓之处,且图表不合。康熙五十三年(1714)清政府组织钦天监内外人员重修其书,1722年完

  • 厚斋易学

    五十二卷。宋冯椅撰。冯椅字仪之,一作奇之,号厚斋。生卒年不详。南康都昌(江西今县)人。据《宋史·冯去非传》云,椅父家居授徒,所注《易》、《书》、《诗》、《语》、《孟》、《太极图》、《西铭辑说》、《孝经

  • 礼记异文笺

    一卷。清俞樾(详见《礼记郑读考》)撰。俞樾在自序中言明著作此书之意图及原因:“《仪礼》之有古今文也,胡氏承珙为作《仪礼古今文疏义》,《周礼》之有故书也,徐氏养源为作《周礼故书考》,辨别异同,有功经学。

  • 左略

    一卷。明曾益撰。曾益字子谦,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仕履皆不详。此书专摘《左传》所言兵事者,纂为一书,名曰《左略》。书凡五十六篇,每条标以名目。书之内容尽为所摘录之《左传》原文,不引他书相证。以

  • 灵峰志

    四卷。清周庆云撰。周庆云,字梦坡,浙江乌程人。灵峰在浙江钱塘县西北隅,距城九里。距西湖四里。峰高四十六丈。《灵峰志》宣统三年(1911)刻本。共四卷,分为四门:山水、名胜、人物、艺文。其谓灵峰处西湖之

  • 续纂淮关统志

    十四卷。清元成纂修。元成,曾督理淮宿海三关税务。是书首列原序十一篇、图考七幅。卷一为纶音,附以仪注,卷二曰建置,卷三曰川原,卷四曰乡镇,卷五曰关口,卷六曰今甲、卷七曰则例,卷八曰题名,卷九曰公署,卷十

  • 百鸡术衍

    二卷。清时曰醇(1807-1880)撰。时曰醇,字清甫,嘉定(今上海嘉定县)人。其父时铭(1768-1827)曾著有《笔算筹算图》一卷。时曰醇少时入监,专治九数;1861年春,时与丁取忠(1810-1

  • 汝帖

    十二卷。宋王寀(生卒年不详)辑。王案,字辅道,敷阳(今江西德安)人。此帖成于宋大观三年(1110),卷前有《目录》一卷,卷后有作者自跋。其正文共十二卷,第一卷收夏、商、周三代金石文字;第二卷为秦、汉以

  • 乐山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龚传黻纂修。龚传黻,曾任乐山县知县。龚氏以名进士由铨曹改官斯土。甫下车,修废举坠,舆论翕然,然其常以县无志为憾。后不久,大府修省志檄各属皆以志往。龚氏遂于公余手纂一编,勤谘博访,不数月

  • 周易述翼

    五卷。清黄应麒撰。黄应麒,字厚庵,番禺人。道光举人。此书是黄氏以易教授生徒十余年的心得之作。目的是要通过孔子十翼阐明《周易》,故题名《述翼》。全书共五卷。篇目次序为“序卦传”、“说卦传”,“上经、下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