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二妙集

二妙集

八卷。本书为金段克己(1196-1254)、段成己(1199-1279)兄弟诗集。段克己字复之,号遁庵。稷山(今山西)人。生卒年不详。金末曾举进士,入元不仕。段成己字诚之,号菊轩。正大间进士,授宜阳主簿,元初起为平阳府儒学提举,坚拒不赴。兄弟皆以节终。克己、成己均早以文章擅名,金尚书赵秉文曾称之曰“二妙”,即本书题名之由来。泰定间,克己之孙辅,官吏部侍郎,以此合集示吴澄,始序而传之。朱彝尊《曝书序书目》在《二妙集》下题作段镛、段铎撰。据考,虞集所作《段氏世德碑》载,段镛、段铎是克己、成己的五世祖;段铎官至防御使,未曾有集行世。《曝书序书目》所注不成立。本书共诗六卷,乐府二卷。其诗骨力坚劲,意致苍凉。诗人正值故都倾覆之际,怅怀今昔,忧叹之情油然而生。吴澄在本书序中称:“其有感于兴亡之会,故陶之达、杜之忧,其诗兼而有之。”元人房祺所编《河汾诸老诗集》所收皆金之遗民而从元好问游者,克己、成己兄弟亦在其列。而元好问所编《中州集》(被后人视为研究金代诗歌的主要资料),几乎收尽了金一代作者,却独无克己、成己之诗。原因在于,元好问编《中州集》时,是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方遭离乱,好问留滞聊城,仅据商衡《百家诗略》及所记忆者录之,想必未得二人之作。好问在序中还称,嗣有所得,当以甲乙次第之,非削而不录。《河汾诸老诗集》所载还有克己《楸花诗》一首、成己《苏氏承颜堂》等诗七首;而本书皆未收进,疑为撰著者自行删削。此外,本书所收成己《冬夜无寐》一首、《中秋》二首、《云中暮雨》一首,《河汾诸老诗集》均题作克己作。因本书出自段氏家藏,编次必无舛错,当属房祺误署。此书有四库本,《九金人集》等版本。后者尚附有《逸文》一卷。

十二卷。明万士和(生卒年不详)编。万士和字思节。宜兴(今属江苏)人。嘉靖辛丑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明人陈献章论诗,曾有“法与理俱妙”之语。本书成帙前,唐顺之取其义而选汉、魏至明之诗为《二妙集》。万士和曾受业于唐顺之,因摘其中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二体,又增收唐顺之七言律诗一卷,而成本书十二卷。书中,唐取杜甫、王维、刘长卿、韦应物、王建、张籍、吕岩七人;宋取王安石、黄庭坚、邵伯温、朱熹四人;元取刘因一人;明取庄、王守仁二人。唐顺之长于古文,至于诗道则全然不解,持论以谈理为宗,尤不可与口舌争。万士和序中亦称,集成而世无好者,则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矣。此书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猜你喜欢

  • 牧斋初学集笺注

    二十卷。《有学集笺注》四十卷。清钱曾(1629-1701)撰。钱曾,字遵王,号也是翁。江苏常熟人。撰有《读书敏求记》、《述古堂藏书目》等。钱曾少时就学于族祖钱谦益,得其真传。钱谦益字牧斋,福王时台授礼

  • 五经通论

    ① 一卷。束晳(约261-303)撰。王谟(详见辑《圣证论》条)辑。束晳字广微,阳平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北)人,西晋经学家、史学家。曾作《玄居释》以明志,阐述“道无贵贱”,“守分任性”的观点,深受张华推

  • 朱子大同集

    十三卷。宋陈利用(生卒年均不详)编。明林希元(约1522前后在世)增辑。林希元字懋贞,一作茂贞,号次崖,晋江人。生平详见《易注存疑》(辞目)。此集共十三卷。皆朱子官同安时所作。考《朱子年谱》二十四岁为

  • 沧洲集

    十卷。《续集》二卷。明张泰(1436-1480)撰。张泰,字亨父,号沧洲,太仓(今江苏太仓县)人。明天顺八年(1464)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累官至翰林院修撰。是明成化间著名诗人。泰为人恬淡,独喜赋

  • 迟悔斋经说

    一卷。清曹肃孙(1795-?)撰。肃孙字伯绳,河南洛阳(今洛阳市)人。幼承家学,工文章,而穷于遇,应乡试十几次均名落孙山,晚年司铎于乡里。除此书外,还著有《迟悔斋文钞》、《迟悔斋杂著》等。本书为肃孙说

  • 奉使稿

    无卷数。明朱之蕃(约1610年前后在世)撰。朱之蕃,字元介,号兰嵎,山东茌平人。生卒年不详。南京锦衣卫籍。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第一。官至吏部右侍郎。著有《使朝鲜稿》、《南运杂著》等。是稿为之

  • 尚书诂要

    四卷。清龙万育辑。龙万育字燮堂,四川成都人。本书卷首有自序和例言,在体例上采取逐句加注的形式,其字义则遵循《钦定传说汇纂》,象数名物,则载之上方。论及古文时,不怀疑梅赜的伪《古文尚书》。不过,因为伪孔

  • 玩鹿亭稿

    八卷。明万表(1498-1556)撰。万表,字鹿园,陕西定远人。著有《海冠议》。其生平亦见该书。该集共八卷,诗二卷,文六卷,末附录赠答、诗启及行状墓志。是其子达甫所编,其孙邦孚所刻。达甫有《皆非集》,

  • 抡山集选

    一卷。清王士禧(生卒年不详)撰。王士禧字礼吉,新城(山东桓台)人。自幼与其兄王士禄、弟王士祯、王士祐以诗相互唱和。兄弟之中其他三人都是进士,独士禧以岁贡终生。著有《抡山集选》。是集乃士禧死后四年,由王

  • 自怡集

    一卷。明刘琏撰。刘琏,字孟藻,浙江青田人,生卒年不详。诚意伯刘基长子。洪武十年(1377)为考功监丞,兼试监察御史。后出为江西布政司右参政,为胡惟庸所胁,坠井死,年仅32岁。事迹附见《明史》刘基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