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乐安县志

乐安县志

①二十卷。明孟楠修,蒋奇鎛纂。孟楠字伯茂,河北大名府浚县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三十一年(1603)任乐安知县。蒋奇鎛,邑人。乐安志,创修于明成化间知县沈清;一修嘉靖二十五年(1546)知县王本固,此志为二修。孟楠宰乐安五年,政通人和,惟以邑志残缺,文献湮没为憾。就与邑之耆绅儒士蒋奇鎛等谋,拟重纂县志,辑成一地之文献。后闻知邑中博学张四维、张孔思,曾订嘉靖旧志而扩充之,稿藏在笥,尚未付梓。就取其稿本阅览,然时已逾二十年,典章制度,风俗民情,均有不同。故重为增补辑缀,经历数月而告竣。《乐安县志》万历三十一年(1603)刻本。全书二十卷,二十门,分为:沿革,疆域,地理,建置,风俗,城池,田赋,公置,学校,兵防,职官,选举,名宦,乡贤,人物,节孝,祀典,艺文,恩命,杂志。卷末附八景,此志体例完备,叙述简洁而扼要,取材精审不苟。是一部基于旧志而又有所创新的方志书。②二十卷。清李方膺纂修。李方膺(1695-1754),字虬仲,号晴江,又号秋池、禊湖、白衣山人、桑苎翁。江苏通州(今南通)人。清代著名的书画家,为扬州八大家之一。雍正七年(1729),以秀才授山东乐安知县。十年(1731)升任营州知州。著有《书画记略》、《仓山文房集》、《桐阴画论》及雍正《莒州志》等。为人傲岸不羁,离任后穷老无依,卖画以资衣食。曾寓金陵借园,又号借园主人。善松、竹、梅、兰,偶尔也画虫、鱼,纵横跌岩,不拘绳墨。雍正初年,李方膺莅任,见邑志自康熙六年知县欧阳焯修后,又六十年未予重修。旧志记载缺如,文献莫征,就取旧本重加厘定,汰其重复,正其纰缪,增补其六十年未载的事迹,历时数月,新志成。《乐安县志》雍正十一年(1733)刻本。全书二十卷,分为:卷一星野附图考;卷二建置附疆域;卷三川泽附堤桥;卷四城池附市镇;卷五田赋附盐法;卷六公署附铺递;卷七学校;卷八兵防附海汛;卷九职官;卷十选举;卷十一宦迹;卷十二人物;卷十三恩荣附坊表;卷十四列女;卷十五风俗;卷十六物产;卷十七祀典附祠墓;卷十八五行;卷十九杂记;卷二十艺文。此志义例简明,考据精详。叙述则根据古籍,增以新事,每志前有小序,后附以论,均考证精核,为山东名志。③十三卷,首一卷。民国李傅煦、陈同善修,王永贞纂。李傅煦,肥城人,民国初年乐安县县长。陈同善,继李傅煦为县长。王永贞,邑人。乐安县志自雍正十一年知县李方膺修后,距其时已近二百年未再修志。李傅煦任县长后,慨叹文史湮没,欲网罗散失,正好邑之缙绅,也以兴废补缺为请,乃设馆纂修,聘王永贞为编辑,以李方膺所纂旧志为蓝本,广征旁采,遂成新志。《乐安县志》民国七年(1918)石印本。全书十三卷首一卷,分十二门,图十一幅,表十一,起自唐虞,迄于当时,逸事遗文,皆详载。为:舆地志;古迹志:故城、名胜、金石、寺观、丘墓;建置志;行政志;礼俗志;学校志;兵事志;职官志;登进志;人物志;艺文志;杂志。按乐安入民国后改名为广饶,而此志所记,止于宣统三年(1911)。无民国事迹,故仍称乐安,以尊重事实。此志叙述详备,考证精审。其可称赞之处有一,删损得宜。如一般县志,必具八景,勉缀以诗,此志则一律删除。足称为名本。

猜你喜欢

  • 周易浅解

    四卷。清张步瀛撰。张步瀛字翰仙,河南新安人。康熙三十年(1691)进士。该编题其父含命意而步瀛笔受,过去房融在评《楞严经》时称为笔受,此注经而沿袭佛教的称法,可能是未检之故。其凡例说“家传易学已历六世

  • 通鉴注商

    十八卷。清赵绍祖(详见《校补竹书纪年》)撰。《通鉴》体大思精,三省尝为之注,然征摭既广,不免有偶疏检点之处。是书一至十七卷举胡《资治通鉴音注》舛误,凡六百余事。对其错误及当注未注者,皆一一为之订讹,补

  • 京山县志

    ①十卷,清吴游龙修,王演纂。吴游龙,字禹门,盛京辽阳(辽宁辽阳)人。王演,字鹿材,本县人,贡生,官大理评事。考京山,汉为竟陵县地,隋初置京山县,历代不改。县志自宋时附郡志,未有专书。明初沿宋志,志郡即

  • 九歌残石

    一卷。唐欧阳询(557-641)书。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书法家。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书法学王羲之、王献之,自成一家,称“欧体”,为唐初四大书家之一。有《九成宫

  • 近思续录

    四卷。清代刘源渌(1619-1700)撰。刘源渌字昆石,号直斋,安邱(今属山东)人,倡导程朱理学。此书根据朱熹《近思录》中类目,摘录朱熹著述《或问》、《语类》、《朱子文集》中有关内容分别编入而成,所以

  • 韵海镜源

    一卷。唐颜真卿撰,清黄奭辑。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祖籍山东临沂。师古五世孙。开元中举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卒赠司徒,谥文忠。生平

  • 惠迪丛书

    四种,八卷。明施沛编。施沛字华亭,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丛书汇辑教人修身立行之书,故名《惠迪》,“迪”为启迪之义。收书共四种八卷:《世范》二卷,宋袁采撰;《家范》二卷,宋司马光撰;《厚德录》二卷,宋李元

  • 仪象考成

    三十二卷。清戴进贤主编。有二十六人参加编纂工作。前两卷说明“玑衡抚辰仪”的性能与用法,后三十卷是星表。包括总纪恒星及恒星黄道经纬度表十三卷,恒星赤道经纬度十二卷,月五星相距恒星黄赤道经纬度表一卷,天汉

  • 青溪诗偶存

    十卷。清蒋锡震(1662-1739)撰。锡震,字岂潜。江苏宜兴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是集分二十二种:《辍耕草》、《北征集》、《渡河集》、《赘肬集》、《北游草》、《楚游草》、《

  • 离骚经章句义疏

    一卷。清张象津(生卒年不详)撰。张象津,字汉渡,号莪石,另号雪岚,济南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举人,官济南学正。卷首为张象津自序。先录朱熹小序,再疏《离骚》正文。全诗分为十九节,三大段,第一段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