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县志书
四卷。清屠寿徵修,尹所遴纂。屠寿徵,康熙十一年(1672)任临朐知县。尹所遴,邑人,贡生出身。屠寿徵宰临朐,即奉普修全国郡邑地志之檄,纂修邑乘,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王家士志距当时已近百年,时移势迁。屠寿徵即任所遴为总编辑,广搜博采,历时数月而书成。《临朐县志书》康熙十一年(1672)刻本。此志体例踳驳,仅列门类,不分纲目。门类冗杂,而内容简略。如人物志外,又有耆旧、侨寓等,又如职官外又有职官传,足见其杂乱无章。
四卷。清屠寿徵修,尹所遴纂。屠寿徵,康熙十一年(1672)任临朐知县。尹所遴,邑人,贡生出身。屠寿徵宰临朐,即奉普修全国郡邑地志之檄,纂修邑乘,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王家士志距当时已近百年,时移势迁。屠寿徵即任所遴为总编辑,广搜博采,历时数月而书成。《临朐县志书》康熙十一年(1672)刻本。此志体例踳驳,仅列门类,不分纲目。门类冗杂,而内容简略。如人物志外,又有耆旧、侨寓等,又如职官外又有职官传,足见其杂乱无章。
三十八卷,续编九十六卷。清左宗棠(1812-1885)撰。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道光举人,官翰林院编修。曾随曾国藩编练湘军,历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陕甘总督。先后镇压太平军、捻军和回民起义。授协
三卷。金李杲(生平事迹详见《内外伤辨惑论》)撰。书名是借战国时《素问》撰成后藏于“灵兰之室”的典故,以示此书中所撰方论极为珍贵之意。此书刊于元至元十三年(1276)。为李氏晚年的著作。原刻本前有至元十
二十卷。清王命岳(约1610-1668)撰。王命岳,字耻古,晋江(今福建厦门)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累官至刑部给事中。有《耻躬堂文集》。是集为王命岳诗文合集。凡二十卷,文十九卷,诗一卷。集中
十六卷,清郑炳修,凌元驹纂。郑炳,满洲镶红旗人,监生,乾隆十九年(1754)知县凌元驹,广东始兴人,拔贡。旧志创修于明万历间县令蒋希禹,康熙二十六年(1687)县令李灿第三次续修。郑炳因县志旧版漶漫不
四十一卷。清应撝谦(生卒年不详)撰。应撝谦著有《周易集解》。本书分选举、学校、治官、田赋、水利、国计、漕运、治河、师役、盐法,凡十考。其体例略同于《文献通考》,节引史文、间参前人的评论。作者于文中亦作
西汉时,设《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五经是经的基础和主干,如《十三经》中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是解释《春秋》的,《礼记》是《礼》的“记”,《尔雅》是经书训诂的汇编,
十四卷。清王植(详见《四书参注》)撰。宋人解《皇极经世书》者,有邵雍之子邵伯温将其书分为十二卷,使一至六卷为《元会运世》、七至十卷为《律吕声音》、十一至十二卷为《观物篇》;又有赵震将《元会运世》六卷分
一卷。宋黄庭坚(1045-1105)撰。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秘书省校书郎、著作佐郎、中书舍人等职。有“苏门四学士”之称。本书是黄
二卷。清陈敬(生卒年不详)撰。陈敬,字端宁,号髻儒,江苏娄县(今上海松江)人,陈虞在之女,周忠忻之妻。清代文学家,诗人。幼即工诗词,兼工画花卉翎毛。在世二十六年。著有《绣余杂咏》、《名媛缓针》、《古今
一卷。撰者不详。此书据《四库全书总目》考:载在曹溶《学海类编》中,所录内容皆宋元间事,检核其文,完全是剽窃孙道易的《东园客谈》,仅改了题名,所以是伪书。详见《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小说类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