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东厓遗集

东厓遗集

二卷。明王襞(1511-1587)撰。王襞,字宗顺,自号天南逸叟,江苏泰州人,学者称东厓先生。是集为其门人林讷所辑。上卷为像赞、墓图、年谱语录及同时赠答杂文,下卷为所作诗、赋、附载行状、铭志、祭文、世系、门人姓氏刊集始末。王襞少从其父王艮至会稽(今浙江绍兴),传授王守仁之学。沈桐赠诗云:“念于贤者后,至理早已融。譬比三世医,指授宁无从。”盖其父子皆刻意讲学,而不以文章为主事。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称襞诗如“一室风过雨,三更月到窗”,“好雨应宜早,秋花不恨迟”,“坐雨新亭晓,闻潮落月时”,老携杖屦归山谷,闻看儿孙种水田”等句。亦有活脱之趣,然终非专门。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猜你喜欢

  • 决狱龟鉴

    见《折狱龟鉴》

  • 焦山古鼎考

    一卷。清张潮(1650-?)辑。张潮,字山来,号心斋,歙县(今安徽歙县)人。曾以岁贡生官至翰林孔目。能词。以刊刻丛书知名当时。除编有《焦山古鼎考》外,还编有短篇小说集《虞初新志》。刻有《昭代丛书》、《

  • 宋史纂要

    二十卷。明王思义撰。思义字允明,松江(今上海市松江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该书将《宋史》删节为二十卷,使卷帙浩繁的《宋史》由烦冗归于约略,但缩之太甚。《四库全书总目》载该书为江苏巡抚采进本,其它版

  • 篑斋杂著

    一卷。明陆垹(生卒年不详)撰。陆垹,字秀卿,嘉善(今属浙江省)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著有《陆篑斋集》、《篑斋杂著》等。此书为作者之笔记,分太极存疑、仁字说、忠贤奇秘、

  • 甘薯录

    一卷。清陆耀(?-1794)撰。陆耀,字朗夫,一字青来,吴江(今江苏吴江县)人。乾隆十七年(1752)中举人,做过多年地方官,官至湖南巡抚。作者编撰《甘薯录》旨在倡导、推广甘薯的种植,较为详细地论述了

  • 尚书说要

    五卷。明吕楠(详《周易说翼》)撰。《尚书说要》一书,为吕楠与其门人论说《书经》之语,其后编次成帙。是书之说,大多采自前人,与蔡沈传注时有不同,并间出己意。其中亦难免臆度无据之辞。有明抄本,今藏上海图书

  • 文章缘起

    一卷。梁任昉(460-508)撰。(任昉生平详见《述异记》辞目)。本书曾收入《文学津梁》等丛书,流传较广。《梁书·任昉传》称“昉所著文章数十万言”,但未提到《文章缘起》。考《隋书·经籍志》载任昉《文章

  • 周易程朱传义折衷

    三十三卷。元赵采撰。赵采字德亮,号隆斋,潼川(今四川三合)人。生平不详,其书作于暮年。前有赵采《自序》,称孔子殁后,论易者各据己见,泥象数者流于诡怪,说义理者沦于空寂。至宋邵雍,推明伏羲、文王之卦画,

  • 刘古直集

    十六卷。明刘珝(1426-1490)撰。刘珝,字叔温,号古直,寿光(今山东寿光县)人。明正统十三年(1448)进士,授编修。成化十年(1474)屡进吏部左侍郎,充讲官,兼翰林学士,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

  • 石遗室诗话

    三十二卷。清陈衍(1856-1937)撰。陈衍,字叔伊,号石遗老人,福建侯官(今闽侯)人。近代文学家。光绪举人,任学部主事。曾为张之洞幕客。著有《石遗室诗集》、《石遗室文集》。辑有《近代诗钞》、《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