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三论玄义

三论玄义

二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三论玄义》是吉藏居扬州慧日道场时应杨广之请于仁寿二年(602)所作,用以总叙《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论的要旨。全书内容分两大部分:一、通序大归,二、别释众品,在通序大归中,说三论的立义,不出破邪、显正二辙。破邪是把邪计、邪执归纳为四类:(一)破外道执有实我、实法,其中:先述天竺邪因邪果、无因有果、有因无果、无因无果四执,后举震旦《庄》、《老》、《周易》三玄,一一用佛礼摧破它。(二)破毗昙虽达我空而执诸法实有。(三)破成实虽明人法二空而未能穷原尽理。(四)破大乘而堕于有所得见。如此,无论内道外道、大乘小乘,凡计有所得的都加遣破。其次显正,说有人正、法正二义。三论的作者龙树论师应《楞伽》、《摩耶》等大小乘经的悬记,建立正法,这是人正。三论是究竟无余之说,这是法正。次就三论说有体正、用正二义。体证是说诸法实相无所得理,言忘虑绝,非真非俗,绝诸偏邪。用正是说为令众生契无所得的理体,于无名相中强设名相,说真俗二谛来显示它。如此,虽有体、用二正,要以破遣有所得见,显示无所得为显正。在别释众品中,分十三科:一经论相资,说诸佛为众生失道而说经,菩萨为众生迷经而造论。二经论能所绞络,说经以二智为能说,二谛为所说,论以二慧为能说,言教为所说。经论可以互相绞络。三造论缘起,讲叙龙树、提婆为诸部异执迷失佛教的本意,因而造论破他们的迷情。四诸部通别,讲叙《中论》破大小二迷,通申大小二教,《十二门论》通破大迷,通申大教,《百论》通破障大小之邪,通申如来大小两正,所以都是大乘通论。五众论立名,讲《大智度论》从所释经、《中论》从理实,《十二门论》从言教、《百论》从偈句立名。六众论旨归,讲《大智度论》以二慧(实慧、方便慧),《中论》以二谛,《百论》以二智(权智、实智),《十二门论》以境(实相)智(般若)为宗。七四论破申,说《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论通破众迷,通申众教,《大智度论》别破般若之迷,别申般若之教。其中《百论》正破外、旁破内,余二论正破内、旁破外。八别释三论,说《中》、《百》、《十二门》论同具破和三论相对来说,则《智论》为别论、三论为通论。若专就三论说,则《百论》为通论之广、《中论》为通论之次、《十二门论》为通论之略。十四论用假,说《大智度论》多用因缘假,《中论》、《十二门论》多用就缘假,《百论》多用对缘假。十一四论对缘,说提婆的出世,正为破斥当时盛兴的外道,兼除小迷及小乘有所得见。龙树的出世,为当时五百部盛兴,破小迷,申大教,令回心向大。十二三论破缘,说有闻《百论》始舍罪福、终破空有而言下得悟无生;有闻《百论》后出家受经,方乃得悟;有闻《百论》不了寻经更起迷执,为《中论》所破,方乃得悟;有直至闻《十二门论》方乃得悟。十三《中论》名题,说此论的立名有广有略,略但称《中论》,中是所论的中道实相理,论是能论的言教。广称《中观论》,由中道实相发生正观,由内有正观宣于口而为论。《三论玄义》中土没有注解,日本古代对此书研究甚盛,著有《检幽集》七卷、《钞》三卷、《科注》七卷、《首书》二卷、《玄谈》一卷、《讲话录》二卷,《讲义》一卷等。在国内外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是研习三论的必读入门书。现有金陵刻经处刻本。

猜你喜欢

  • 国老谈苑

    二卷。又名《国老闲谈》。宋王君玉撰。王君玉生卒年、字号,生平仕履情况均不详。此书旧本题夷门隐叟王君玉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题“夷门君玉撰,不著姓。”《宋史艺文志》与《直斋收录解题》作《国老闲谈》,

  • 数术记遗

    一卷。汉徐岳(生卒年不详)撰,北周甄鸾注。徐岳字公河,东莱(今山东莱州)人。受历学于汉灵帝(168-188年)时会稽东都尉刘洪,刘又引天目先生之语,徐岳为成《数术记遗》一卷,还著有《九章算术注》二卷。

  • 愧室事略

    一卷。清高而谦、高凤谦合撰。该书记其兄高凤歧事迹。凤歧字观桐,号愧室,福建长乐人,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在两广总督岑春萱幕府做幕僚,因功擢为梧州知县。创办工艺厂、蚕桑学堂等事业。受御史于式枚推荐

  • 连山

    一卷。辑佚书,清马国翰辑。《连山易》系北朝刘炫伪作之《易》书。《北史·刘炫传》称:“时牛弘奏购求天下遗逸之书,炫遂伪造书百余卷,题为《连山易》、《鲁史记》等,录上送官,取赏而去。后人讼之,经赦免死,坐

  • 日涉园集

    十卷。宋李彭(约1094年前后在世)撰。李彭字商老,南康军建昌(今江西永修县)人。生卒年不详。李彭博闻强记,诗文富赡,为“江西派”大家。吕居仁《江西诗派图》中,录自黄庭坚以下二十五人,彭名列十五,在韩

  • 至元嘉禾志

    三十二卷。单庆修,徐硕纂。徐硕,于至元时为嘉兴路教授。嘉禾,今浙江嘉兴古称。此志《至元嘉禾志》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修,旧抄本。全书三十二卷,分为:卷一为沿革、星野、道里、风俗,卷二为城社、坊巷,

  • 武进谢氏丛书

    十七种,五十二卷。清谢兰生撰辑。谢兰生字原庵,武进(今属江苏省)人,曾任浙江临安知县。武进谢氏为江南名族,宋元以后,多有知名之士。谢兰生乃汇辑元代谢应芳、清乾嘉之际谢珍,及自己著作,编成谢氏丛书。谢应

  • 试笔

    一卷。北宋欧阳修(1007-1072)撰。欧阳修生平事迹详见《毛诗本义》。此书为杂集欧阳修手书墨迹,录而成编。往往与《六一诗话》、《归田录》语相出入。不知何人所辑。陆游《渭南集》有为杨元发跋苏东坡所书

  • 声谱

    二卷。清时庸劢撰。庸劢字时臣,单父(山东单县)人,生平不详。是书吴重憙序云庸劢专心音学,拟仿顾氏意,著《声学十书》。光绪十八年(1892年)先后刊成《声谱》、《声说》二种。书刻于河南,流传甚稀。其《声

  • 觉山史说

    二卷,明洪垣撰。洪垣生卒年代不详,字峻之,江西婺源人,觉山是他的号。洪垣是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受业于湛若水的门下,《明史·湛若水传》末称“湛氏门人最著者,永丰李怀、德安何迁、婺源洪垣、德安唐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