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一书增删

一书增删

四卷。明俞邦时(生卒年不详)撰。俞邦时号敬轩,新昌(今属浙江)人。此书名曰“一书”,其意是以“一”为本。第一卷曰《元卷》,又分为《一元》、《两仪》、《三才》、《四象》。第二卷曰《副卷》,又分为《一天》、《两地》、《三人》、《四物》。第三卷曰《参卷》,又分为《一期》、《两至》、《三和》、《四时》。第四卷曰《辅卷》,又分为《河洛》、《律吕》。总计三百六十六章,以当周天之数。其书大意是配张载《正蒙》、邵雍《皇极经世》,但刻画皮毛,无有创见。书成于隆庆元年(1567),刊于万历元年(1573)。再刊于康熙十一年(1673)。康熙三十八年(1699),第三次刊刻,由吕夏音所增删,故题曰《一书增删》。

猜你喜欢

  • 广社

    无卷数。明张云龙(生卒年不详)撰。云龙,字尔阳,华亭(今上海)人。此书成于崇祯末年,在陶邦彦所作《灯谜》的基础上加以广充,而成此书。前载作谜语的格式,取字义相似者配合一句,暗射成语。后借诗韵平仄分注,

  • 书经疏略

    六卷。清张沐(详见《周易疏略》)撰。《书经疏略》一书,从《尚书正义》本将书序分冠诸篇;又据古本把书序合为一篇,列于卷首。其次第则与孔安国传及郑玄所注百篇之序俱互有异同。其经文疏语,大多沿袭蔡沈集传之说

  • 说文假借义证

    二十八卷。清朱珔(1770-1852)撰。朱珔,字玉存,号兰友,又号兰坡,泾县(今属安徽)人。嘉庆七年(1802)进士,改庶吉士,官至赞善。著作尚有《文选集释》等。朱氏认为经典与《说文》文字异同之故,

  • 夷齐考疑

    四卷。明胡其久(生卒不详)撰。胡其久,崇德(今浙江省桐乡县)人。明隆庆年间(1567)举人,官至陇南知县。当时世间所传伯夷、叔齐的事迹、世系、名姓、字号大都出自《韩诗外传》或《吕氏春秋》,并各有附会增

  • 道驿集

    四卷。清张祖年(生卒年不详)撰。张祖年字申伯,汤溪(今浙江金华县)人。自称张栻的二长世孙。著有《笏峙楼集》。《道驿集》是张祖年的一部杂说之作,其书内容论述正学阐微一卷,广泛议论四书性理诸书。论述正史阐

  • 历象考成

    四十二卷。清钦天监撰。以德国人戴进贤(1680-1746)为主笔。清初汤若望有《西洋新法历书》,其中多有隐晦难晓之处,且图表不合。康熙五十三年(1714)清政府组织钦天监内外人员重修其书,1722年完

  • 重校方言

    十三卷,附《补遗》一卷。清卢文弨校。卢文弨(1717-1796)字绍弓,一作召弓,号矶鱼,又号抱经、石鱼、粲斋,晚年号弓父,学者称抱经先生。原名嗣宗。浙江余姚县人。乾隆十七年(1752年)进士,授翰林

  • 东夷考略

    三卷。茅瑞征撰。茅瑞征,字伯符,明代归安(今浙江吴兴县)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知泗水县(今山东泗水县),调黄冈,擢兵部职方主事,升郎中,历福建参政,湖广右布政使,晋南京光禄寺卿,壮年即解甲

  • 慎庵诗钞

    二卷。清左宗植撰。此诗集宗植弟宗棠序说:“兄诗尚朴忌巧,务为苦吟。”今观其诗,非如左宗棠所言。生硬冷僻之句多见,实则轻率草就所致。此诗集又刊刻未经细校,误字甚多。如上卷《舟泊铜盆湖寄别舍弟季高三篇》第

  • 诗辨妄

    六卷(已佚),郑樵(1103-1162)撰。郑樵字渔仲,晚年居于闽夹漈山中,学者称为“夹漈先生”。南宋史学家。他于史学推崇司马迁、刘知几;于学术注重实地考查、不空谈心性。对天文、地理、博物,音韵也有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