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绍兴和议

绍兴和议

南宋初年与金订立的屈辱和约。建炎以来,南宋爱国将士在中原、川陕、两淮战场上奋勇抗金,取得节节胜利。金军后方各地义军斗争也很活跃。金已不可能单纯依恃武力灭亡南宋。但宋高宗赵构等不顾朝野上下反对,一意“屈已就和”。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十一月,宋金成立和议:宋奉表称臣于金,金册封宋主为宋皇帝;宋每年向金贡纳绢二十五万匹、银二十五万两;宋金东以淮水,西以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为界。宋割给金以唐(今河南唐河)、邓(今河南邓县)二州及商(今陕西商县)、秦(今甘肃天水)二州之半;金帝生辰及元旦,宋须遣使朝贺。南宋实际上已被降为附属国。史称“绍兴和议”,又叫“壬戌之盟”。

猜你喜欢

  • 夏金交兵

    西夏本附辽以制宋,辽末又叛辽附金以自保。皇建元年(公元1210年),夏襄宗乘蒙古军南下攻金之机,发兵万余骑进攻金之葭州(今陕西佳县),夏金关系始遭破坏。至光定十三年(公元1223年),夏先后攻略金西部

  • 韩德让执政

    辽太祖阿保机攻占蓟州时,玉田地主豪族韩知古降辽,受命总管汉人事务。其子韩匡嗣于景宗时又先后任上京留守、南京留守、摄枢密使。匡嗣子韩德让先以代父镇守南京(今北京)大败宋兵有功,擢为辽兴军节度使、南院枢密

  • 成祖削藩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继续实行削藩政策。朱棣虽一度恢复周、齐、代、岷诸王的旧封,但不久又废齐王,剥夺周王、辽王、岷王的护卫,将宁王从大宁卫(今河北平泉)徙封南昌,谷王从河北宣化徙长沙,后又废为庶人。同时还

  • 前赵

    十六国之一。匈奴贵族刘曜建立。匈奴汉国在刘聪刘粲统治时,政治腐败,朝廷实权落入外戚靳准之手。汉昌元年(公元318年)靳准发动政变,尽诛刘氏子孙。时刘聪堂弟刘曜,镇守长安(今陕西西安),闻靳准叛乱,自长

  • 鲁(徐园朗)

    隋末山东义军首领徐园朗于唐初建立的政权。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徐园朗据兖州(今山东兖州)起义,拥众二万余,依附李密。李密败,又归王世充(一说窦建德)。后降唐,任兖州总管。武德四年(公元621年)

  • 李悝变法

    战国初期,魏文侯任用李悝进行的政治改革。在经济上,实行“尽地力之教”和“平籴之法”。所谓“尽地力之教”,即鼓励农民“治田勤谨”, 积极生产。所谓“平籴之法”, 即丰年时,由官府以平价收购粮食;荒年时,

  • 乃颜之乱

    元世祖忽必烈统治时期蒙古诸王乃颜发动的武装叛乱。乃颜系成吉思汗幼弟铁木哥斡赤斤后裔,塔察儿国王之孙。其分地以哈刺哈河(今哈尔哈河)流域为中心,据辽东大部。乃颜自恃地广人众,图谋起兵反叛。至元二十三年(

  • 东汉田庄

    东汉时出现了豪强地主聚族而居,自给自足的田庄。田庄的主人是拥有生产资料的豪强地主。劳动者既有田庄主人的宗族、亲戚、宾客,也有徒附和奴婢,他们平时生产,农闲习武。田庄种植谷物菜蔬,饲养牛马牲畜,植树养蚕

  • 杨镇龙起义

    元初浙江农民起义。首领杨镇龙,浙江宁海人。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二月,杨镇龙以玉山县(今属江西)龙兴山为根据地,率众起义,自称大兴国皇帝,建元安定,所部军士额刺“大兴国军”,众号十二万人。起义

  • 内行厂

    官署名。明武宗时宦官刘瑾专权,乃设内办事厂,即内行厂,由他亲自统领,比东、西厂尤为酷烈。武宗以前, 厂、卫分立,更迭用事。此时,东厂首领丘聚,西厂首领谷大用,锦衣卫指挥石文义,皆刘瑾死党,以致厂、卫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