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策勒村事件

策勒村事件

民国初年沙俄在新疆侵略扩张所制造的中俄交涉事件。新疆毗邻沙俄,不断遭受沙俄侵扰。沙俄借口代管俄侨和商务,在新疆各地非法指派阿克沙哈勒(译意为“商约”、“商头”),从事搜集情报和诱骗中国居民加入俄籍的勾当,甚至以“通商票”作为加入俄籍的凭证。策勒村(今策勒县)系属于田县的一个大镇,沙俄间谍色依提以“商约”身份在这里大量出售通商票,非法发展俄侨。武昌起义后,色依提乘机在当地煽动居民投俄, “不从者关锁累日”,群众极为不满纷纷到当地政府控告。新疆喀什噶尔政府派人至于田查办,色依提行凶顽抗,打死兵士及群众三人,愤怒的群众击毙和烧死沙俄侵略者多人,色依提逃走。沙俄以此为借口,向中国地方当局提出无理要求,沙俄驻华公使也在北京向袁世凯政府施加压力;同时派军队侵扰喀什噶尔进行武力威胁。沙俄的侵略扩张引起南疆广大群众的强烈反对。新疆都督杨增新派杨缵绪为喀什噶尔提督兼外交特派员,与沙俄驻喀领事谈判,沙俄领事坚持要求处决中国官民,杨缵绪严正拒绝并要求惩办祸首色依提,交涉陷入僵局。1913年8月袁世凯政府终于对俄妥协,强令杨缵绪与沙俄领事达成协议,以给沙俄“赔偿费”和对中国有关官民判刑的屈辱条件了结此案。

猜你喜欢

  • 御前会议和清室对外宣战

    1900年6月(光绪二十六年五月)西摩率联军进犯北京,各国军舰逼近大沽口。清政府内部主战、主和两派争吵不休,慈禧太后倾向主战,于6月16日至19日(五月二十日至二十三日)连续四次召开有王公大臣、六部九

  • 侯音兵变

    东汉末年宛城(今河南南阳)兵变事件。曹操连年对外用兵,加重了对农民的剥削。临近荆州(治今湖北襄阳)前线的宛城地区人民的力役负担尤其沉重。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十月,宛城守将侯音,据城举行兵变,并

  • 兰州织呢局

    见“兰州机器织呢局”。

  • 负荆请罪

    战国晚期,赵国大臣廉颇向蔺相如赔礼道歉的故事。赵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赵王与秦昭王在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会见时,赵王的随从蔺相如立了大功,回国后被授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认为自己有攻城

  • 宪政编查馆

    清政府为推行“预备立宪”所设置的机构。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派载泽为首的五大臣赴东、西洋各国考察政治,准备仿行宪政。同年11月(十月)下令设立考察政治馆,考察研究各国政治兼及各省实行“新政”

  • 中台

    官署名。即尚书省。东汉时称尚书台,或中台。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又称中台,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复旧称。武则天长安三年(公元703年)再称中台。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复旧称。参见“尚书

  • 辛亥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

    见“黄花岗起义”。

  • 杨家将抗辽

    杨家将, 系指杨业及其投身于抗辽、抗西夏事业的子孙们。业,一名继业,本名重贵,宋麟州(今陕西神木北)人。初为北汉名将,赐姓刘,在抗辽抗宋战争中屡建功勋,号称“无敌”。北汉亡,归宋,复姓杨。任为右领军卫

  • 镇抚司

    官署名。属锦衣卫,分南北二部。南镇抚司只理“本卫刑名及军匠”,北镇抚司专理诏狱。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增铸北司印信,一切刑狱都直接向皇帝请示报告,锦衣卫长官不得过问。镇抚司官小权重,用法严刻,为

  • 穿鼻之战

    鸦片战争前夕中英间爆发的前哨战。1839年7月(道光十九年五月)林维喜案后,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拒交凶手,林则徐下令英船在三日内或具结入口或驶离回国,不许其在零丁洋面停泊。11月3日(九月二十八日)英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