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淮军

淮军

以李鸿章为首的一支封建地主武装。1853年(咸丰三年)翰林院编修李鸿章奉命在安徽帮助工部侍郎吕贤基办理团练,后被太平军击败入曾国藩幕府。1861年(咸丰十一年)在曾国藩支持下,在淮南六安、合肥一带募编以地主团练为基础的“淮勇”。次年初将“淮勇”调至安庆,曾国藩根据湘军章程定其营制,并拨湘军程学启、郭松林部数营为助,编成淮军六千五百人。淮军兵勇由将官亲自招募。统领挑选营官,营官拣选哨弁,哨弁挑选什长,什长挑选勇丁,悉如湘军。全军以营为单位,每营五百人。营辖前、后、左、右四哨,哨辖一至八队。李鸿章奉曾国藩之命率淮军赴援上海,于4、5月间(三、四月)由沪“中外会防公所”租英船分批运抵上海,并因而引起“变易兵制”的结果。王闿运说: “淮军本仿湘军以兴,未一年尽改旧制,更仿夷军”。淮军与湘军及外国侵略者联合绞杀了太平天国。至1865年(同治四年)淮军扩充到六七万人,充当了镇压捻军的主力。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后,抽调军官赴德国学习,并在天津创办北洋武备学堂,进一步加强训练淮军。淮军主要将领有张树声、刘铭传、周盛波、潘鼎新、吴长庆、丁汝昌、卫汝贵、聂士成等。淮军各部均以将领名字命名所统部队,如“树军”、“铭军”、“盛军”等。淮军发展了湘军兵为将有的半私人性,成为近代军阀雏型。淮系集团是清末举足轻重的军事、政治集团,对晚清朝政有较大影响。中法战争中,张树声、潘鼎新战败革职。中日甲午战争中,叶志超、卫汝贵统帅的陆军战败,丁汝昌督率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淮军势力衰落,后为新崛起的袁世凯北洋新军所取代。

猜你喜欢

  • 镇江之战

    鸦片战争中的一次著名战役。1842年7月(道光二十二年六月)英军逼近镇江,清参赞大臣齐慎和湖北提督刘允孝率军防守城外,副都统海龄(满族)率驻防旗兵千人及绿营兵六百人据守城内。7月21日(六月十四日)在

  • 景德和议

    景德年间北宋与西夏订立的和议。党项自李继迁以来,与北宋交战二十余年,已感国力不支。宋对辽、夏两面作战,更望早日结束冲突。继迁死前即已嘱其子德明进表附宋。德明即位后,遂改变对宋策略,与宋修好。景德三年(

  • 郾城大捷

    宋金间一次重要战役。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顺昌(今安徽阜阳)大捷后,岳飞率师自德安府(今湖北安陆)出发,大举北伐,分路出击,连续收复颍昌(今河南许昌东)、陈州(今河南淮阳)、郑州、洛阳、永安军(今

  • 天盛律令

    西夏仁宗天盛(公元1149-1169年)时,在前代律令基础上,依仿宋朝政书体例,用西夏文字编纂的一部政治制度与法令专书。全名《天盛年改新定律令》,或称《天盛年改新定禁令》、《天盛年改新定禁令名剪》。除

  • 土断

    东晋南朝取消部分侨置郡县,将侨人户籍编入所在郡县的措施。东晋政府设立侨州、郡、县,安置南来人口,致使侨置郡县林立,南方原来郡县多被分割。侨人时常流动,居处不定,侨置郡县因之无一定境界。政府免征侨人赋役

  • 宋平后蜀

    北宋攻灭四川孟氏割据政权的战役。宋初,孟氏统治下的后蜀境内富庶而政治腐败。宋平荆湖,使后蜀统治集团惶惧无措。权臣王昭远谋与北汉联兵,夺联关陕,御宋保蜀。宋朝侦知此事,便抓住了灭蜀的口实。乾德二年(公元

  • 马关新约

    见“马关条约”。

  • 关子

    ①南宋初发行的一种兑换证券。持此证券可向官府领取钱币或茶、盐、香货钞引等。但因当时财政拮据,关子往往无法兑现,使关子持有人深受其害。②南宋理宗末年,因纸币会子严重贬值,政府乃发行金银现钱关子,称金银关

  • 南迁定都

    赵构集团南奔避敌,定都临安的事件。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五月,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重建宋王朝。同年十月,赵构由南京出奔南逃,后流窜于扬州(今江苏扬州)、建康(今江苏南京)、常州、杭州、台

  • 乾兴限田

    宋仁宗即位初的限田事件。宋代根据人户占有田地及财产多少确立户等,科派差役。但占有大量土地财产的品官以至衙前将吏皆有免役特权,且荫庇有产之家(包括一般地主及自耕农),逃避科差。直接影响了国家财政,不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