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

秦亡后,项羽、刘邦为争夺全国政权而进行的斗争。钜鹿之战,项羽打败章邯,威名大振,成为“诸侯上将军”,势力最强,因欲统治全国,刘邦首先入关,接受秦王子婴投降。根据“先入关者王之”的约言,他想做关中王,项羽不愿刘邦统治关中,利用关中的富庶与他抗衡,因而这两个集团展开了斗争。汉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十一月,项羽引兵入关,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分封诸侯。自立为西楚霸王,统辖梁、楚九郡,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他借口“巴、蜀亦关中地也”,封刘邦为汉王,统辖巴、蜀、汉中,都南郑(今陕西汉中)。将关中一分为三,分王三秦降将章邯, 司马欣,董翳。对此,刘邦十分不满。分封完毕,项羽东归彭城。未得封地的田荣、陈余、彭越等相继起兵反楚,刘邦乘项羽与田荣作战的机会,起兵东下,打败三秦王,占领关中。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刘邦率“五诸侯兵”攻占彭城,揭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项羽回救彭城,大败汉兵,刘邦退至荥阳。从此楚汉在荥阳、成皋(今河南荥阳西虎牢关)一带对峙,战争互有胜负。后刘邦派韩信率军破魏、赵,降燕、灭齐,对项羽形成严重威胁。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项羽与刘邦媾和,以鸿沟(古渠名,今河南贾鲁河东,由荥阳北引黄河水东南至淮阳入颍水)为界,东属楚,西归汉。项羽东归,刘邦引兵追击,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南沱河北岸)。项羽兵少食尽,突围而逃,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镇)被汉军追上,项羽自刎死。刘邦即帝位,建立了西汉王朝。

猜你喜欢

  • 徐泗起义

    唐末农民起义。领导者为庞勋。又称桂林戍卒起义。咸通三年(公元862年),唐朝为防御南诏入侵,发徐(今江苏徐州)泗(今江苏盱眙)兵士八百人戍守广西桂林,约定三年替还。至咸通九年,徐泗观察使崔彦曾仍不肯发

  • 会子

    南宋发行的纸币。高宗后期,临安(今浙江杭州)富商先曾印造纸币“便钱会子”。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朝廷在临安置行在会子务,以铜钱为币值本位,面额有一贯、二贯、三贯及二百、三百、五百六种,行于东

  • 垓下之围

    项羽被刘邦围困于垓下 (今安徽灵璧南沱河北岸),最后败亡的战役。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刘邦、韩信、彭越等围项羽于垓下,项羽兵少食尽,夜间听到汉兵四面楚歌,以为汉已尽得楚地,自己已陷入绝境

  • 光定猪年新法

    西夏神宗光定二年(1212年)仿照宋朝编敕之制,纂辑的一部敕令汇编。据说因光定二年为党项族之猪年,故名。

  • 甲申之变

    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王朝的事变。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大顺军攻占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明朝灭亡。因这一年为甲申年,史称“甲申之变”。

  • 幅军

    咸丰、同治年间山东南部江苏北部的农民起义军。鲁南苏北运河沿岸徐州、海州、邳州、宿迁、郯城、兰山、滕县、峄县一带漕运船伕和饥民,用“匹布分幅帕头”,组成秘密团体,称为幅党。同治初年,清政府把漕粮改为海运

  • 甲午战争

    1894年——1895年(光绪二十年至二十一年)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1894年是中国旧历甲午年,故称中日甲午战争。经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富有封建性与侵略性,极力鼓吹向外

  • 河朔三镇

    唐中后期河北成德镇(治今河北正定)、魏博镇(治今河北大名东)、卢龙镇(治今北京)的统称。又称河北三镇。史朝义叛军从邺城败退时,唐政府任命仆固怀恩为大将,率兵追击。仆固怀恩为养寇固位,接受安史旧部许多大

  • 间岛协约

    见“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

  • 一日五侯

    两汉时有两次同日而封五人为侯的事件,史称一日五侯。第一次是西汉成帝时,外戚王氏执掌朝政,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汉成帝悉封诸舅王谭为平阿侯,王商为成都侯,王立为红阳侯,王根为曲阳侯,王逢时为高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