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景廷宾起义

景廷宾起义

《辛丑条约》签订后,直隶广宗知县魏祖德等地方官吏勒索“摊派赔款”,激起群众抗争。广宗县北东台村武举景廷宾被推为联庄会总团头。在钜鹿县待机再起的义和团首领赵三多与景廷宾决定联合行动。直督袁世凯欺骗群众,将魏祖德撤职,换上赵馔任广宗知县。赵分化联庄会,拉拢景廷宾不成。袁世凯于1902年3月3日(光绪二十八年正月二十四日)派军进攻东台村,景廷宾指挥联庄会奋起还击,打伤营管带鲍贵卿。由于出现奸细,又有庄头动摇,景廷宾堂弟景贞等牺牲,助手刘永清负伤。景廷宾率众突围转战钜鹿,与赵三多所率义和团余部会合。4月23日(三月十六日)在钜鹿县厦头寺正式起义,提出“扫清灭洋”、“官逼民反”的口号,参加起义的约三、四万人,推景廷宾为龙团大元帅,刘永清为副元帅,赵三多为主将,参加过义和团的南和县水月寺老慈和尚(原名郝振邦)为军师。起义军攻威县,破官军,声威大振。直、豫、鲁三省交界饥民、游勇、义和团余部纷纷加入。清政府在帝国主义压力下,令袁世凯派出所部武卫右军等新军, 由段祺瑞、倪嗣冲统率“进剿”。德、日军四千余人、法军二千三百余人也由北京开往广宗“助剿”。起义军在中外敌人夹击下转战河南成安、临漳(今属河北省),陷入重围,景廷宾被捕,并于7月25日(六月二十一日)在威县英勇就义。赵三多不久亦被叛徒出卖而牺牲,起义失败。景廷宾起义转战直,鲁、豫三省二十四州县,扬起“扫清灭洋”的旗帜,表明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把反帝、反封的斗争推进到新阶段。

猜你喜欢

  • 白起陷郢

    战国时秦将白起攻陷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的战役。楚顷襄王时,统治者淫逸侈靡,不顾国政。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使大良造(第十六级爵位)白起击楚,攻克郢,烧楚先王墓夷陵 (今湖北宜昌东南)

  • 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清政府为了稳定税收额数,于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宣布以康熙五十年全国的丁银额为准,以后额外增丁,不再多征,叫做“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 岳飞昭雪

    岳飞因抗金被谋害,引起人们长久怀念与不平。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孝宗即位,锐意北伐,收复中原。遂起用抗战派官僚张浚等,筹措抗金。七月,下诏追复岳飞、岳云官爵,追谥岳飞为“武穆”, 以官礼改葬

  • 谢玄北伐

    东晋收复北方失地的军事行动。淝水战后,晋军陆续收复一些战略要地。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八月,谢玄奉命率军北伐,首先攻占彭城 (今江苏徐州),刘牢之亦攻克鄄城。谢玄北伐,得到河南人民支持,相继攻占了青

  • 通检推排

    金代清查民间土地资产户口以整顿赋役的措施。世宗、章宗在位期间,随着封建关系的迅速发展,大量社会财富日渐集中于地主权贵之手,同时涌现出一批所谓“新强”、“新富”。新旧地主权贵疯狂兼并土地财产,而又千方百

  • 魏晋玄学

    魏晋时期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想流派。东汉政权崩溃以后,儒学独尊地位发生了动摇。一些知识分子把老庄思想与儒家经义相糅合,以代替衰微的两汉经学,形成一种新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玄学最早的代表人物是曹魏时期的何晏

  • 八字军

    南宋初年活动于太行山一带的抗金义军。金灭北宋后,继续发兵南进。北方各地爱国军民纷纷组织义军,在敌后坚持抗金。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秋,宋将王彦与岳飞等十余人率七百士兵渡河退守太行山区之共城(今河南

  • 百家争鸣

    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各学术派别互相争辩,竞相发展的局面。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引起了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反映在意识形态上,便是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儒、道、法、兵、墨、名、阴阳、纵横、农、杂

  • 俄法洋款合同

    一称“四厘借款合同”。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支付对日赔款向俄法两国借债。1895年7月6日(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十四日)清政府与俄法签订《俄法洋款合同》,借款四亿法郎,约合白银一亿两,九四又四分之一

  • 负荆请罪

    战国晚期,赵国大臣廉颇向蔺相如赔礼道歉的故事。赵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赵王与秦昭王在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会见时,赵王的随从蔺相如立了大功,回国后被授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认为自己有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