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九江地区的农民起义。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天灾频仍。汉顺帝建康元年(公元144年),阴陵(今安徽定边西北)人徐凤、马勉在九江(今安徽寿县)举行武装起义, 攻烧城邑,杀略官吏,筑营于当涂(今安徽怀远
明清两代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政治措施。西南地区是苗、瑶、壮、彝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明初沿用元朝的土司制度,在这些地区任用少数民族上层分子担任各级长官,称为“土司”。土司衙门包括宣慰司、宣抚司
官署名。又称水衡三官。因设于由水衡都尉掌管的上林苑中而得名。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下令废三铢钱、由上林三官铸造五铢钱,此时上林三官是少府的下属机构。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后,上林三官划归
南朝梁时宣城(治今安徽宣城)农民起义。天监九年(公元510年),宣城郡吏吴承伯以宗教为掩护,发动农民举行起义,起义群众攻破郡城,杀太守朱僧勇。吴承伯率义军进攻吴兴郡(治今浙江吴兴),队伍发展有二万余人
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军事行动。1860年5月(咸丰十年闰三月)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后,忠王李秀成率军东下,攻占苏州、常州,兵锋直逼嘉定、青浦、松江和中外反革命势力蚁聚的巢穴上海。驻防清军联合华尔洋枪队
见“庆历新政”。
汉武帝时对黄河决口的治理。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决口于瓠子 (今河南濮阳附近),流向东南的钜野泽,灌入淮河、泗水,泛滥成灾,危及十六郡。汉武帝使汲黯、郑当时主持堵塞决口,劳而无功。丞相田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论语·卫灵公》: “子曰: ‘有教无类’。”是说孔子主张对于任何人都可以施教,不管他的社会地位和出身地域如何。孔子一生多半从事教育,他根据这项原则,教导出三千学生,其中有身
战国时赵军与秦军在阏与(今山西和顺)进行的战役。周赧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70年),秦昭襄王派兵攻赵,围阏与;赵惠文王派赵奢为将,率兵援救。赵奢兵离邯郸三十里地方,坚固壁垒,留二十八日不行,又增益营垒。
周族在弃以后曾因政治上的原因流窜到戎狄居住的地区,这对周族的发展十分不利。大约在商朝初年,周族领袖公刘率领周族迁往泾水中游的豳(亦作邠,今陕西栒邑县西)重新定居下来。《诗经·公刘》篇记载了公刘率领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