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平定李师道

平定李师道

宪宗平定淮西吴元济叛乱之后,诸藩力表归顺,淄青(治今山东益都)节度使李师道主动献沂、密、海三州, 以表诚意。后李师道自恃有十万强兵,又拒献三州。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宪宗下诏罪李师道, 命田弘正、韩弘、李光颜、李愬、乌重胤诸军共讨李师道,屡次打败淄青叛军,元和十四年李师道部将、都知兵马使刘悟被官军战败,李师道欲斩之。刘悟乃夜率亲兵袭击李师道大本营,克郓州(今山东东平西北),杀李师道,归顺朝廷。代宗广德以来五十余年藩镇跋扈之局至此告一段落。宪宗收淄青十二州,一分为三,分而治之。藩镇割据基本上被消灭,唐取得了暂时的统一。

猜你喜欢

  • 阿思本事件

    参见“阿思本舰队”。

  • 义仓

    隋、唐时为储粮备荒而在民间设置的粮仓。因“义仓”设于当地村社,故又称“社仓”。北齐始征义租,于州县设仓储存。开皇五年(公元585年),隋文帝采纳度支尚书长孙平的建议,令诸州百姓及军人,共立义仓, 藏储

  • 民军北伐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起义各省的革命群众团体和都督府为攻取北京推翻清王朝,酝酿北伐。最早倡议北伐的广东的群众革命团体‘光汉社’于1911年11月15日(宣统三年九月二十五日)就致书广东都督胡汉民要求北伐

  • 中法天津条约

    原称《和约章程》,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法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6月27日(咸丰八年五月十七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在天津签订。共四十二款,附约六款。其主要内容是:公

  • 己亥建储

    1900年1月24日(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清室建立皇储“大阿哥”事件。是年农历为己亥年,故名。1898年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总揽大权,将光绪皇帝禁闭宫中。她为了彻底摧毁帝党势力,巩固权位,以光

  • 甲午战争

    1894年——1895年(光绪二十年至二十一年)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1894年是中国旧历甲午年,故称中日甲午战争。经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富有封建性与侵略性,极力鼓吹向外

  • 天津武备学堂

    见“北洋武备学堂”。

  • 吴遽起义

    孙吴时鄱阳农民起义。嘉禾六年(公元237年),鄱阳(治今江西波阳东)人吴遽率领当地农民举行起义,杀死前来掠民为兵的中郎将周祗,连克数县。豫章(治今江西南昌)和庐陵(治今江西泰和西北)两郡农民纷起响应。

  • 邺城会战

    唐军与安庆绪、史思明叛军进行的一场会战。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九、十月间,唐军在郭子仪等指挥下,借助回纥兵的帮助,相继收复长安(今陕西西安)和洛阳。安庆绪退保邺城(今河南安阳)。乾元元年(公元758

  • 梁山泊水军

    北宋南宋之际北方人民抗金义军之一支。金军大举南下攻宋,北方各地人民自发奋起反抗。张荣所领导的一支梁山泊农民起义军,这时也组织当地渔民、盐民和贫苦农民建立水军,转而抗金。初有战船数百艘,活动于梁山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