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之后,农民政权日益明显地走上封建化的道路,农民领袖的思想也随之而逐渐地蜕化。天王洪秀全梦想“定天下于一尊”,集大权于一身。东王杨秀清则居功自傲,挟制天王,欺侮同僚,专擅跋扈。1856年6月(咸丰六年五月)太平军摧垮清军江南大营, 天京城围暂解。杨秀清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个人权威思想恶性发展。他假托天父下凡,公然逼迫天王洪秀全亲至东王府封其为“万岁”。洪秀全佯为应允,暗中密诏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等回京“勤王”。9月1日(八月三日)深夜,北王韦昌辉伙同燕王秦日纲领兵三千秘密赶回天京。翌晨,包围东王府,刺杀杨秀清及其家属。韦昌辉故意扩大事态,残杀杨秀清部属和群众二万余人,旋即总揽军政大权,专权跋扈更甚于东王。不久,翼王石达开自武昌前线返回天京。他目睹天京的惨景,怒不可遏,斥责韦昌辉妄杀无辜。韦昌辉为了独揽大权,又动了新的杀机,想把石达开杀掉,石达开闻讯连夜缒城出逃。石达开至安庆,起兵讨韦, “以肃清君侧”。由于石达开大兵压境和朝内群起反韦,加上韦昌辉举兵围攻天王府,妄图加害天王,夺取太平天国最高领导权,洪秀全才下诏诛韦。韦昌辉伏诛之后,石达开回到天京,奉诏提理政务。但洪全秀对石达开“疑忌”重重, “不授以兵事”,并重用他平庸无能的两个哥哥洪仁发、洪仁达,借以牵制石达开。1857年6月(咸丰七年五月)石达开负气出走。他沿途张帖布告,要求全体军民在他与天王之间作一抉择,结果有十多万太平军精锐部队跟随石达开走上了分裂道路。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猜你喜欢

  • 中日朝鲜撤兵条约

    见“中日天津会议专条”。

  • 迁都北京

    明成祖为了巩固北部边防,把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结合起来,决定从南京迁都北平(今北京)。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起,明朝政府对元大都进行大规模改建,征集了全国优秀工匠和百万民工,建造皇城、皇宫。布局以

  • 天津教案

    1870年夏(同治九年)天津望海楼法国天主教堂附设育婴堂,有三、四十名幼童死亡,同时天津不断有拐迷幼童事件,拐犯供词都牵连到天主教堂。6月21日(五月二十三日)数千群众聚集望海楼教堂说理。法国驻天津领

  • 诸班直

    五代后周及宋代禁军中,与皇帝最亲近的扈从部队。隶于殿前司。后周世宗柴荣整顿禁军,始设殿前诸班。宋代沿置,又增诸直。诸班有:殿前指挥使、内殿直、散员、散指挥、散都头、散祗候、散枪班、东西班、招箭班、散直

  • 李宜儿起义

    辽兴宗时南京(今北京)地区农民起义。重熙十三年(公元1044年)七月。南京东南香河县(今属河北)李宜儿,因不满契丹贵族与汉族官僚地主的残酷剥削压迫,以左道组织当地农民与其他劳动人民千余,举行起义。自称

  • 民三约法

    见“中华民国约法”。

  • 求是堂艺局

    见“福州船政学堂”。

  • 通惠河

    河名。元代大运河的一部分。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由都水监郭守敬主持开凿。上自大都(今北京)西北昌平县白浮村引神山泉水。西折南转,经双塔、榆河,引一亩、玉泉诸水(在今北京昌平境内),经大都西门入

  • 孔子堕三都

    孔子任鲁司寇时,为抑制大夫家臣势力采取的一次政治行动。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孔子向定公建议说:“臣下不应私畜甲士,大夫的都邑不应建筑超过三百丈长的城墙”。因使自己的学生子路担任鲁大夫季氏的家宰

  • 范蠡经商

    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范蠡(字少伯,本楚宛人)在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引身自退,泛舟五湖,变易姓名,经商求富。曾游齐国,称鸱夷子皮,后看到宋国的都城陶为天下之中,与各诸侯国四通八达,来往货物皆在此交易,遂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