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机被诬谋反而被诛,当刑之日,“昏雾昼合,大风折木,平地尺雪,议者以为陆氏之冤”。见《晋书·陆机传》。后以“陆机雾”为咏蒙冤致死之典。张祜《哭汴州陆大夫》:“冤深陆机雾,愤积伍员涛。”
相传许由隐居时,巢居穴处,饮食不用杯盘之器,常以手捧水喝。有人送给他一个瓢,许由每次用完都把它挂在树上,后嫌其为风吹动有声,甚为烦闹,又扔掉了它。事见汉蔡邕《琴操》卷下。后因以“一瓢挂树”咏隐居生活。
【介绍】:唐代辞赋家。本姓郜,先世因避难,改姓浩。籍贯不详。生年不晚于贞元中。长庆二年(822)进士及第。后曾应宏词试。仕历不详。卒年在大和七年(833)后。工律赋。题旨正大,想象丰富,描写生动畅达。
①未必,不一定。白居易《和答诗十首·和古社》:“始知天降火,不必常为灾。”②不必要,不需要。孟郊《严河南》:“不必用雄威,见者毛发攒。”
【介绍】:梓州(今四川三台)人,开成二年(837)有赠柳棠及第诗。《全唐诗》存诗2句。
【介绍】:白居易《长恨歌》诗句。行宫,离宫。夜雨闻铃事又见郑处诲《明皇杂录·补遗》第九则。二句谓(唐玄宗)在离宫见到惨白的月光是伤心颜色,夜里听到雨打铃凄凉的声音使之断肠。闻声见色,通过联想充分表现了
【介绍】:五代诗僧。俗姓王。先世为南闽(今福建)人。应举不第,因为僧。曾从栖隐学诗。后唐天成中,集栖隐诗百余首为集。南唐保大中,授文章应制大德。迁右街僧录,固辞。工书能诗。《宋史·艺文志七》著录《僧应
【生卒】:871—930【介绍】:五代文学家。字台秀。河西敦煌(今属甘肃)人。李敬方孙。十岁通六籍,博览文史。昭宗时进士及第。天复元年(901)登博学宏词科。授武功尉。累迁殿中侍御史。后梁时,自左补阙
指困病于异乡。司空曙《哭王注》:“已叹漳滨卧,何言驻隙难。”参见“漳滨”。
〔日〕土岐善磨著。是书为作者杜甫研究论文汇编,内容涉及甚广。为日本东京光风社1973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