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李白作。《长门怨》为乐府古题,内容多咏汉武帝与陈阿娇事。此借旧题,写宫人幽怨之情。或谓以此自况。其一隐括陈皇后阿娇故事,首二句写景:“天回北斗”谓夜已深,“金屋萤流”谓孤独凄凉。后二句即景生
【介绍】:开元时人。与诗僧理莹同时。《全唐诗》存诗1首。
清屈复撰。屈复字见心,号悔翁,晚号金粟道人。陕西蒲城人。乾隆初以博学鸿词征,不赴。又撰有《玉谿生诗意》。屈复不满于选家或专选初、盛唐诗,或专选中、晚唐诗,自身又喜五七言律诗,以为最见法度,故有此编。有
南朝齐人,精于佛理,曾隐居钟山。事见《南史·周颙传》。后用“周颙”作好佛之士的代称。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久为谢客寻幽惯,细学周顒免兴孤。”
【介绍】:刘希夷作。此诗前半部分写为悲怀所遣,漫步汝阳潭边,但见飞萝攀石,悬瓢历历,水碧沙灿,鱼鸭戏波。后半部分抒发经过自然景观过滤的超脱之情,并表示归隐故园的设想。全诗层次井然,思致缜密。“鱼鳞可怜
中唐诗人包何、包佶之合称。二人皆诗人包融之子,分别为天宝七载(748)、六载(747)进士,皆才思赡逸,工于为诗,一时齐名,故称。《新唐书·艺文志四》录《包融诗》1卷,注云:“二子何、佶齐名,世称‘二
唐代王维、韦应物的并称。王维是盛唐诗人,韦应物是中唐前期诗人。二人均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后人遂并称之。唐司空图《与王驾评诗书》:“右丞、苏州,趣味澄敻,若清风之出岫。”明人有《王韦合刻》十六卷。
【介绍】:韩愈作。东野,即孟郊。贞元十四年(798),孟郊久困汴州(今河南开封),计划南归,时韩愈在汴为宣武军节度使董晋观察推官,二人相得,不忍离去,遂作此诗以表惜别之意。诗对孟郊白首不得官的遭遇,深
【介绍】:唐代诗人。字至远,以字行。《新唐书·李素立传》云始名鹏,后改名至远。赵州高邑(今属河北)人。生卒年不详。少秀悟,能通《尚书》、《左氏春秋》。始调蒲州参军,累补乾封尉。高宗上元时,制策高第,授
【介绍】:丁仙芝《京中守岁》诗句。暗,指除夕之夜。明,指明日元旦。二句抒写除夕之夜在京中守岁时思念家乡亲人的满怀心绪和渴望明朝春归大地的急切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