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682—744【介绍】:唐代文学家。字涣(一作焕)之。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八岁,神童擢第。弱冠,授秘书省正字,补相王府典签。睿宗立,任国子主簿,检校詹事府丞。玄宗开元初,历仕河南府士曹参
指汉末三国时月支僧人支谦。支谦博学多才,游吴地,从孙权黄武二年至孙亮建兴二年译出《大明度无极经》等八十八部佛经,且擅长各种技艺,时人有“支郎眼中黄,形躯虽小是智囊”之谚以赞之。后亦以“支郎”泛称高僧。
【介绍】:沈如筠作。此二首诗抒发闺中少妇思念征人的哀怨之情。第一首写无人传送书信,愁思难遣,愿随孤月照军营。第二首着重写闺妇的死生思念之情。全诗哀婉动人,情深意长。
见“触邪冠”。
【介绍】:见王仁裕。
【介绍】: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诗句。此写李白走投无路前途茫然的精神迷惘之状,虽有珍馐玉食,而不能下咽也。清酒,相对浊酒而言,指美酒。斗十千,一斗酒价值十千,即万钱,极言其贵。曹植《名都篇》:“归来宴
《诗·大雅》有《板》《荡》二篇,皆讥刺周厉王无道而导致国家动乱。后因以“板荡”指政局失控,社会混乱。李世民《赐萧瑀》:“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介绍】:王昌龄作。诗当作于官江宁丞时。广陵,今江苏扬州。通过描写客居之人与所寄书之人表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此诗实为自己写照。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四评曰:“王昌龄‘楼头广陵近’、‘遥林梦亲友’二首,甚
即缑氏山。常用作典故。①指仙界或修道之所。于鹄《送宫人入道归山》:“定知别后宫中伴,应叫缑山半夜钟。”②咏笙。卓英英《理笙》:“因思往事成惆怅,不得缑山和一声。”③咏太子辞世。权德舆《赠文敬太子挽歌词
传说周文王时吕尚为灌坛令,泰山神女嫁为东海妇,归省时不敢从灌坛过,因为所过处必有大风雨。见晋干宝《搜神记》卷四。后用为称美地方官有德政之典。高适《同房侍御山园新亭与邢判官同游》:“灌坛有遗风,单父多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