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赋得古原草送别

赋得古原草送别

【介绍】:

白居易作。一作《草》。此为白居易青年时所作名篇,生气勃勃。据《唐摭言》、《幽闲鼓吹》及《旧唐书·白居易传》等记载,作者曾携此诗赴长安谒见老诗人顾况,受赞誉,声名大振云云。经考证白、顾二人不大可能相会于长安,此系传说。此诗以原上草喻别情,构思新颖巧妙。“赋得”,科举时试帖诗题前多加此二字,此为诗人年轻时习作。明谭宗评此诗说:“浑朴,其情当在《十九首》之间。”(《近体秋阳》卷三)

猜你喜欢

  • 唐代古文运动

    唐代古文运动是兴盛于唐代中、晚期的一次革正文体、文风的运动,它同时表现为散文创作的大繁荣,造成了中国古典散文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当时所谓“古文”,是指与骈体对立的奇句散体的文体。它的倡导者与创作者自觉地

  •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介绍】:白居易《暮江吟》首二句。瑟瑟,碧玉般颜色(唐人谓玉为瑟瑟)。二句谓夕阳照射下的江面,波光粼粼,半红半绿,景色醉人。杨慎曰:“诗有丰韵,言残阳铺水,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红,日所映也,可谓

  • 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

    【介绍】:杜荀鹤《再经胡城县》诗句。将县宰的“朱绂”与“生灵血”两种颜色相同而性质相反的意象组合在一起,两相对照,出人意表,对唐末残酷的统治者进行了鞭辟入里的揭露。

  • 马自然

    【介绍】:见马湘。

  • 触物

    犹触事。处处;事事。元结《酬孟武昌苦雪》:“自经危乱来,触物堪伤叹。”王梵志《大丈夫》:“无心妨世事,触物任怀居。”

  •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介绍】: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诗首二句,起势警拔。“偏惊”由于“宦游”。只有游宦在外的人,才会对异乡节物气候的变化特别敏感,写出了宦游人的通感。

  • 绿树绕村含细雨,寒潮背郭卷平沙

    【介绍】:方干《思桐庐旧居便送鉴上人》诗腹联。诗云村庄周围绿树环绕,有时细雨迷濛;城郭背后的富春江潮涨潮落,卷平岸上沙滩。诗人充满感情地描写旧居景色,等闲之物也变得分外美丽。

  • 炳蔚

    《易·革》:“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后遂以“炳蔚”形容文采华美。韩愈《山南郑相公樊员外酬答为诗》:“诚既富而美,章汇霍炳蔚。”

  • 朴斫

    砍削整治。语出《书·梓材》:“若作梓材,既勤朴斫。”严维《奉试水精环》:“信是天然瑞,非因朴斫成。”

  • 逃秦

    指逃避世乱而隐居。曲信陵《移居洞庭》:“重林将叠嶂,此处可逃秦。”参见“桃花源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