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芙蓉园

芙蓉园

唐代长安名园。杜甫乐游园歌》:“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亦作“芙蓉苑”。杜牧《长安杂题长句六首》之五:“六飞南幸芙蓉苑,十里飘香入夹城。”

猜你喜欢

  • 上官体

    诗歌风格。上官,指初唐诗人上官仪。他擅长五言诗,工于格律,内容多为应制奉和、粉饰升平。他归纳六朝对偶的方法,提出“六对”、“八对”之说,故其诗作婉媚华丽,适合宫廷的需要,多为士大夫仿效,称为“上官体”

  • 邴曼容

    人名。西汉琅玡人,素重修身养志,为官超过六百石则自免去,因而名重当时。见《汉书·邴曼容传》。后常用以美称有操守的名士。杜牧《长安杂题长句六首》之四:“九原可作吾谁与,师友琅玡邴曼容。”亦省称“邴曼”。

  • 舟移城入树,岸阔水浮村

    【介绍】:岑参《与鄠县群官泛渼陂》诗句。诗题中的“渼陂”,古湖名,故址在今陕西户县西。二句写行舟中观景感受。其赋物工细,利用相对运动和视觉错感的原理,把静止的景物写得极富动感,体现了岑诗“意每造奇”的

  • 一夫拔杨

    杨树容易种活,但即使是十个人去种它,也不如一个人去拔它时间更快。谓成事难而败事容易。语出《韩非子·说林上》。来鹄《圣政纪颂》序:“政事群臣得陛下日问之,是‘十夫树杨’也;史官执笔为陛下日远之,是‘一夫

  • 钱郎

    唐代诗人钱起、郎士元的并称。齐己《谢秦府推官寄丹台集》:“钱郎未竭精华去,元白终存作者来。”

  •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介绍】:李白《谢公亭》诗句。谢公亭,在今安徽宣州市北,为南朝梁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二句写春、秋两季谢公亭附近优美秀丽的景色,发思古之幽情,感今日之孤寂,大有物是人非之盛。

  • 过崔八丈水亭

    【介绍】:李白作于天宝末游宣城时。此诗为五律,写了崔八丈水亭周围的幽美景色。首联点出风景的特色为“秀气”、“清幽”四字。颔联“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亭云”写即目所见,应“秀气”;颈联“猿啸风中断,渔歌月里

  • 仄收

    近体诗的收句形式。指一首诗首句的末一字为仄声。如五律有“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七律有“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诸种仄收句式。

  • 杜甫

    【生卒】:712—770【介绍】: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一生历经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全部生活和创作,与整个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联,大体可分六个阶段:一、读书漫游时期。杜甫三十五岁(

  • 柳州寄京中亲故

    【介绍】:柳宗元作于谪贬柳州时。诗谓柳州乃瘴气弥漫的南荒之地,离京城遥远,返京实难,表现了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思亲之痛。笔意深曲,意在言外。汪森曰:“平实之言,自见酸楚,总由一真耳。”(《韩柳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