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登楼

登楼

【介绍】:

①(全)朱斌作。题注:“一作王之涣诗。”而在题王之涣作《登鹳雀楼(全)》诗下注云:“一作朱斌诗。”按:此诗最早见于唐人芮挺章编《国秀集》卷下,作“处士朱斌”诗,题为《登楼》,与《登鹳雀楼》诗只异一字,“一层楼”作“一重楼”,余均同。而《国秀集》卷下又收王之涣诗三首,不及此诗。宋范成大《吴郡志》卷二二引唐人所著《翰林盛事》则云:“朱佐日,(吴)郡人。两登制科,三为御史。……天后(武则天)尝吟诗曰:‘白日依山尽,黄河北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问是谁作?李峤对曰:‘御史朱佐日诗也。’赐彩百匹,转侍御史。”而《吴中人物志》卷七又云此诗为朱佐时作。芮挺章为玄宗时人,据考朱斌、朱佐日、朱佐时、王之涣皆同时人。故当依《国秀集》作朱斌诗为是。诗前二句写登楼所见,白日西沉,黄河东流,是实写地势之高,所见之远;后二句则转为虚笔,原来前之所见,并非最高处所见,暗中将楼之高更推进一步,更上层楼的景致,则留待读诗人自家想象。整首诗写得气势阔大,有包举一切之概,后二句更以其蕴含哲理,成为千载传诵的名句,给人以巨大的鼓舞力量。②(全)杜甫广德二年(764)春在成都作。东汉末年王粲伤乱离而作《登楼赋》,诗题取意于此。“万方多难此登临”一句,为全诗纲领,余则皆从此生出。“花近高楼”,本可凭高饱览大好春色,却说“伤客心”,盖因正当“万方多难”之故。颔联写景虽气象雄伟,但浮云苍狗变幻,宛如多难人生,世事无常,睹景伤景,遂引出以下吐蕃陷京,代宗幸陕,寇盗相侵,国难孔急等情事。登高抒怀,抚今追昔,遂有后主祠庙,聊吟《梁甫》之深慨。情甚悲郁苍凉,但因作者取景壮阔,故虽伤心而无衰飒之气,又因作者爱国情深,坚信“北极朝廷终不改”,故情虽伤而不流于悲观。纪昀曰:“何等气象!何等寄托!如此种诗,如日月终古常见而光景常新。”(《瀛奎律髓汇评》卷一)③(全)羊士谔作。此诗当是元和三年(808)诗人被贬为巴州刺史以后所作。诗题为“登楼”,前三句则纯然写景,末句方点出“登楼”,感秋风而思故园之情俱在不言之中,笔法含蓄高妙,写景而有情致。

汉末王粲避乱居荆州,作《登楼赋》,抒发感时思乡之情。后因以“登楼”为客居异乡而思归之典。杜甫春日江村五首》之五:“登楼初有作,前席竟为荣。”

猜你喜欢

  • 日兄

    帝王之弟、妹称帝王。陆畅《云安公主下降奉诏作催妆诗》:“天母亲调粉,日兄怜赐花。”

  • 楚竹

    ①指湘妃竹。亦称斑竹。宋之问《游陆浑南山自歇马岭到枫香林》:“楚竹幽且深,半杂枫香林。”②指楚竹制的管乐器及其吹奏之曲。孟郊《楚竹吟酬卢虔端公见和湘弦怨》:“握中有新声,楚竹人未闻。识音者谓谁?清夜吹

  • 蝇点

    《诗·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后因以“蝇点”比喻谗人的诬陷和诽谤。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骥调方汗血,蝇点忽成卢。”

  • 蜀梼杌

    编年体断代史。一名《外史梼杌》。宋张唐英撰。二卷。自序云:“名曰《蜀梼杌》,盖取楚史之名,以为记恶之戒。”此书本《前蜀开国记》、《后蜀实录》,编年叙事,“于王建、孟知祥据蜀事迹,颇为详备。欧阳修二蜀世

  • 剧燕

    【介绍】:唐代诗人。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生卒年不详。广明元年(880)至光启三年(887)间,以投诗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为其从事。性放肆,凌辱诸同僚,致遭杀身之祸。工律诗,风格雅正。有诗名,与许棠

  • 洗目

    犹悦目。曹松《望九华寄池阳太守》:“霁馀堪洗目,青出谢家檐。”

  • 华阳道士

    【介绍】:见张贲。

  • 卞玉

    指卞和所献和氏璧。亦喻指贤才。郑愔《同韦舍人早朝》:“同声惭卞玉,谬此托韦金。”

  • 郑损

    【介绍】:字庆远,郡望荥阳(今属河南)。僖宗时人。损初任推官,历中书舍人。光启二年(886),沙陀军入长安,曾随僖宗避难兴元。终官礼部尚书。《全唐诗》存诗6首。

  • 严维

    【生卒】:?~780【介绍】:字正文,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肃宗至德二载(757)进士,后授诸暨尉。广德元年(763)至大历五年(770)充浙东节度府幕,为金吾卫长史,与鲍防等人联唱。后归居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