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坛名。在唐长安南山子午谷中。杜甫有《玄都坛歌寄元逸人》诗。
明卢世㴶撰。即《杜诗胥抄余论》,见《杜诗胥抄》。
汉制,朝廷每月赐给尚书省官员赤笔一双。后用“赐笔”咏尚书省官员。杜甫《老病》:“合分双赐笔,犹作一飘蓬。”耿湋《宿韦员外宅》:“传经韦相后,赐笔汉家郎。”
【介绍】:宋之问作。此为作者流放钦州(今属广西)时所写。桂江,即今漓江。诗中“滩险”、“峰攒”虽述山川之险,何尝不可以视为世路艰难的象征。“溪寂”、“猿啸”,虽状自然声息,何尝不可以看作心境悲凉的体现
指萧颖士的《伐樱桃树赋》。萧颖士任集贤校理,为权奸李林甫排斥,出为广陵参军,因作《伐樱桃树赋》以讥李林甫。事见《新唐书·萧颖士传》。白居易《有木诗八首》之二:“所以姓萧人,曾为伐樱赋。”
指坟墓。角䚥,即角落。王梵志《平生歌舞处》:“生坐七宝堂,死入土角䚥。”又《生坐四合舍》:“生坐四合舍,死入土角䚥。”
三国魏华歆、邴原、管宁交好,俱有才德,时号三人为“一龙”,而以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见《三国志·魏志·华歆传》。后因以“龙头”喻指朋友中最为推重者。李贺《酒罢张大彻索赠诗》:“往还谁是龙
①隐约貌。皎然《望远村》:“一片山翠边,依稀见村远。”②好像,仿佛。杜甫《驱竖子摘苍耳》:“加点瓜薤间,依稀橘奴迹。”路应《仙岩四瀑布即事》:“想像虬龙去,依稀羽客随。”③渐渐。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
息灭,消失。包融《阮公啸台》:“灵光未歇灭,千载知仰慕。”
受苦。王梵志《吾死不须哭》:“生受刀光苦,意里极惺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