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游北山赋

游北山赋

王绩作。王绩现存赋四篇,以此篇最能代表其创作的风格,并反映当时文风的变化。此赋作于晚年隐居故乡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时。北山指其故居北面之山。赋从天道悠远,世事无常,人生短暂入手,指出帝王将相等虽然享尽荣华,也不过“殷忧一世,零落千秋”,“兢兢业业,长惧长忧”;接着便慨叹长生之难求,著述之无益;最后肯定了只有终老林泉,优游自然,才是人生的最佳选择。此赋作于贞观大治之时,所以赋中慨叹其兄王通未能赶上这“天下文明”的时代。作者此时隐居,未必就是与当朝对抗,只不过因为他已饱经沧桑、看破尘世的冷漠与悲怆而已。此赋以善于描摹景物见长,不用许多词藻就能把故居一带的山川丘壑、烟树风萝写得境界全出,读之历历如在目前。虽然是骈赋,但因为作者特别注重作品内在精神情感的流动与联贯,并不刻意求工,所以读来但觉其自然流出,由此可见,作者是在力图洗尽齐梁以来骈赋的脂粉铅华,而代之以一种自然淡雅的风格。它不仅在骈赋中属上乘之作,在当时且有一新时人耳目的作用

猜你喜欢

  • 南溪山

    在广西桂林市城南将军桥头。东西两峰并列,耸拔千寻,烟翠凌空。桂林石山多呈青黛色,惟有南溪山石色泛白。每当雨后初晴,云丝雾缕,飘忽轻灵,阳光映照山崖,清新异常,旧有“南溪新霁”之称,乃桂林八景之一。此处

  • 小隐

    指隐居山林的人。姚合《送狄兼暮下第归故山》:“半年犹小隐,数日得闲行。”参见“大隐”。

  • 萧关北上

    汉武帝元封四年冬十月,“行幸雁,祠五畤。通回中道,历独鹿、鸣泽,自代而还,幸河东”。事见《汉书·武帝纪》。后因以“萧关北上”指帝王出行。杜甫《伤春五首》之四:“萧关迷北上,沧海欲东巡。”参见“萧关”。

  • 沈诚之

    【介绍】:见沈询。

  • 漂母

    (piǎo mǔ)漂洗衣物的老妇。《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韩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信至国

  • 东海桑田

    即沧海桑田。形容人世巨变。孟云卿《行路难》:“金堂玉阙朝群仙,拍手东海成桑田。”拾得《诗》之四二:“东海变桑田,我心谁管你。”

  • 临渴掘井

    比喻平时无备,事到临头才想办法。语本《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九七:“蒸砂拟作饭,临渴始掘井。”

  • 潘求仁

    【介绍】:祖籍荥阳中牟(今属河南),宋城(今河南商丘)人。隋尚书右丞潘子义之孙。初唐人。历吏部员外郎、屯田郎中、杭州刺史等职。《全唐诗》存诗1首。

  • 崔亘

    【介绍】:开元二十四年(736)进士,余无考。《全唐诗》存诗1首。

  • 走向盛唐

    尚定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该书为著者博士学位论文,是一部从宏观角度,运用文化学的方法,把唐王朝建国至唐玄宗开元十五年一百多年的诗美走向作为研究对象的专著。全书除“引论:初唐百年诗风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