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天运》:“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义,先王之蘧庐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处。”意谓名誉是天下的共有之物,不可多取。后多用以指要淡泊名利。白居易《感兴二首》之一:“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
比喻才力低下,没有远大志向的人。孟浩然《送吴悦游韶阳》:“安能与斥鷃,决起但枪榆。”参见“鵾鹏”。
谋求禄位。谓求官。白居易《短歌行二首》之二:“苦学将干禄,负笈尘中游。”
指古代神话中精卫鸟填海的故事。见《山海经·北山经》。后因以“填海”喻指心怀冤愤,立志不懈奋斗复仇;亦喻坚贞之志难以实现。韦应物《难言》:“掬土移山望山尽,投石填海望海满。”李商隐《北禽》:“石小虚填海
【介绍】:字舄之,闽(今福建)人。五代至宋初在世。《全唐诗》存残诗2句。
春秋时范蠡助越王灭吴复越,隐身而退,寄信给大夫种,认为“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劝文种及时引退。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汉韩信因谋反被吕后所害,也有“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叹。
【生卒】:877—910【介绍】:唐末五代诗人。字端己。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人。少有英气,明习吏事。文德元年(888),授左散骑常侍,充魏博节度副使。光化元年(898),袭父位为魏博节度使,年二十二
【介绍】:见陆质。
【介绍】:唐代诗僧。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姓氏、生卒年不详。少年为僧于会稽开元寺,讽诵经法,寓目俱通,时称“释门千里驹”。大历中,入杭州灵隐寺求法,云游四方。复返越中。晚年徙居襄州辨觉寺。贞元中尚在世
荒年歉岁。陆龟蒙《战秋辞》:“八月空堂,前临隙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