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
所有;每个。杜荀鹤《重阳日有作》:“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
所有;每个。杜荀鹤《重阳日有作》:“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
【介绍】:杜甫作于上元二年(761)春寓居成都浣花草堂时。题下原注:“喜崔明府相过。”此诗情真意深,一片天趣,充满生活气息。上四写客至,下四写留客。虽盘无兼味,樽唯旧醅,家贫如此,益见情真,故能呼邻翁
【生卒】:?~815【介绍】:渤海国(今辽宁、吉林一带)人。宪宗元和九年(814)奉渤海王之命出使日本,与日本诗人多有唱和。次年渡海归国时溺死。《全唐诗补编·补逸》存诗5首。
【介绍】:见王智兴。
诗集。唐高蟾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高蟾诗》一卷,《崇文总目》卷五同。《直斋书录解题·诗集类上》作《高蟾集》一卷,《宋史·艺文志七》作《高蟾诗》二卷。《唐才子传·高蟾》谓诗集一卷,今传。《世善堂
【介绍】:白居易作于太和七年(833),时任太子宾客分司,于东都洛阳送别崔郎中时所作。崔郎中,即崔龟从,时任考功郎中。此诗寥寥数句,却语重心长,再三劝诫。正如黄彻所言:“白公《送崔考功》云:‘称意新官
即炎帝。传说中的古帝王。教民稼穑,大兴农业,遍尝百草,相传《本草》一书即为神农所作。李白《题随州紫阳先生壁》:“神农好长生,风俗已久成。”韦应物《种药》:“好读神农书,多识药草名。”
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称己生性懒散,身上多虱,不惯章服裹身,揖拜上官。后因以“中散虱”为咏疏懒狂放之典。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五十二韵之作因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
【介绍】:见曾弼。
【介绍】:见沈廷瑞。
【介绍】:杜甫《遣意二首》其二诗句。二句写入夜之景,野船渔火,群雁聚栖,火“细”而“明”,正见初入夜而天色微暗,雁宿而曰“聚圆沙”,形象地描绘出暮色苍茫中群雁聚宿的模糊情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