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柳宗元作。此篇托吴子与柳先生对答,吴子,指吴武陵。吴武陵于元和二年(807)中进士,三年(808)谪永州。可知此赋必作于元和三年到四年之间,且为陶冶勖励吴武陵之作。文用七体。韩醇说:“(柳)公晋人,
唐人李峤总结出的诗的九种对仗格式。旧题李峤《评诗格》:“诗有九对:一曰切对,二曰切侧对,三曰字对,四曰字侧对,五曰声对,六曰双声对,七曰侧双声对,八曰叠韵对,九曰叠韵侧对。”
相传殷高宗得傅说于傅岩,用为宰相,并深相倚重,还对他说:“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见《书·说命上》。后因以“济川”为咏宰辅之臣之典。白居易《李留守相公见过池上泛舟
即夏官。张说《奉和圣制送王晙巡边应制》:“六月歌周雅,三边遣夏卿。”参见“夏官”。
据《庄子·让王》载:鲁国人颜阖是有道之人,鲁君欲征聘,他避而不就,凿坏墙壁而遁。杜甫《敬赠郑谏议十韵》:“使者求颜阖,诸公厌祢衡。”
联句。唐韩愈作。元和元年(806)秋,韩愈自江陵召还国子博士时与孟郊联句于长安。联句之体,晋陶潜、南朝谢朓、何逊及唐李白、杜甫集中皆有,然多短篇小制,或联句者笔力悬殊,仍为各人之制。至韩孟,联句之体不
赵谦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9月初版,收入《文史哲大系》。本书依史为序,对唐代七言律诗的艺术结构及其美学特征,作了深入地历史探索,论述初、盛、中、晚四期七律所呈现的音韵风格,各期代表作家的诗风特色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玄宗开元末、天宝初,曾任泾州刺史。芮挺章选其诗一首入《国秀集》。《全唐诗》存诗一首,《全唐诗补编》补一首。事迹见《国秀集》目录。
东汉初年,刘林曾劝说光武帝刘秀掘开黄河,淹灌河东的赤眉军,并称“百万之众可使为鱼”。见《后汉书·光武纪上》。后用以指杀伤众多。杜甫《草堂》:“一国实三公,万人欲为鱼。唱和作威福,孰肯辨无辜。”
【介绍】:薛涛作。一作《望春词四首》。四首诗写男女缠绵哀婉之相思,诗中春风、春花、春鸟等意象重复出现,而能翻出新意。其中一、三首因其“皆以浅近而入情,故妙”(黄周星《唐诗快》卷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