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序云:“《伐木》,燕朋友故旧也。”后因以“伐木”为咏友情的典故。骆宾王《初秋于窦六郎宅宴》序:“诸君情谐伐木,仰登龙以缔欢。”
辞章。薛元超《奉和同太子监守违恋》:“归塘横笔海,平圃振词条。欲应重轮曲,锵洋韵九韶。”
地名。在江苏省吴县西南太湖中洞庭西山之麓,绕山十余里,寒气逼人。相传为吴王避暑处,故名。皮日休《太湖诗·销夏湾》:“当中数十顷,别如一天池。号为销夏湾,此名无所私。”
明李维桢编。维桢,字本宁,京山(今属湖北)人,穆宗隆庆进士,著有《大泌山房文集》、《史通评释》等。《新镌名公批评分门释类唐诗隽》,四卷。共录唐人诗800余首。不以诗体分类,而以诗之类别编排。有作家小传
见“宋玉东家”。
即黄鹤楼。顾况有《黄鹄楼歌送独孤助》诗。
【介绍】:于濆作。见《苦辛吟》。
【介绍】:郎士元《送杨中丞和蕃》颈联。极写边地的辽远和入蕃之路的荒凉。清乔亿评云:“五六浑阔,不减右丞边塞诸诗,钱刘勿论也。”(《大历诗略》卷三)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所作《三乡》诗,系和会昌年间一女子题于三乡驿壁间之诗,当为唐末人。《全唐诗》唯存此诗。事迹见《唐诗纪事》卷六七。
相传南朝宋僧人邵硕有德行,亡故时只著一履,亡后又重现世间。事见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邵硕》。后以“携履”指高僧之死。李端《青龙寺题故昙上人房》:“翻经徒有处,携履遂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