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白居易作。大约作于元和二年(807)至十三年。这是一组咏史的古诗。诗人通过对历史上屈原、贾谊、司马迁、嵇康、韩信、萧望之、李斯、朱买臣等人的坎坷遭遇的叙述而大发感慨,其中有对历史事件的重新评
又名《诗纬李集》。清应时、丁谷云编。四卷,共选李诗137首。选诗无论乐府、古体、近体或绝句,俱分“正风”和“变风”。在“正风”、“变风”的前后有细批总评。前有丁谷云《凡例》,之后有应时撰《散论》九则。
【介绍】:见钟谟。
地名。即霸陵,因汉文帝陵而得名。三国魏改称霸城,亦作“灞城”。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之一:“灞城隅,滇池水。天涯望转积,地际行无已。”
缺乏主见。韦应物《善福精舍答韩司录清都观会宴见忆》:“弱志厌众纷,抱素寄精庐。”
【介绍】:光,一作先。生卒年、籍贯不详。仕后晋,天福六年(941)为左司员外郎,奉诏与张昭远等同修唐史。有《斐然集》五卷,著录于《宋史·艺文志七》,《诗薮·杂编》卷二误作五十卷。作品已佚。事迹见《旧五
《后汉书·崔骃传》载,崔骃字亭伯,年十三能通《诗》、《易》、《春秋》,博学有伟才,善属文。皇戚权臣窦宪揖崔骃入为上客,辟为府掾。宪府贵重,掾属三十人,皆故刺史、二千石,唯骃以处士年少,擢在其间。窦宪擅
白居易《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香炉峰北面,遗爱寺西偏。”又《题别遗爱草堂兼呈李十使君》:“曾住炉峰下,书堂对药台。”据此知白居易遗爱草堂在庐山香炉峰北遗爱寺西偏,草堂以寺名。
郤诜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时曾以“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自况,后因以“郤诜丹桂”喻科举中第。韦庄《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郤诜丹桂无人指,阮籍青襟有泪沾。”参见“郤诜”。
即赌徒。白居易《悲哉行》:“朝从博徒饮,暮有倡楼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