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大风歌

大风歌

指汉高祖刘邦还乡时自做自唱的那首歌。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因首句以“大风”起头,故名。见《史记·高祖本纪》。后多以为颂扬帝王或天下太平之典。又因歌中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之语,故亦以咏勇士。刘祎之《奉和别越王》:“延襟小山路,还起《大风歌》。”李咸用《待旦》:“吾皇思壮士,谁应《大风歌》。”亦省称“大风”。李世民过旧宅二首》之二:“八表文同轨,无劳歌《大风》。”武元衡《德宗皇帝挽歌词三首》之一:“日月光连璧,烟尘屏《大风》。”

猜你喜欢

  •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介绍】: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末二句。作者用以动衬静的手法,写出了后池的幽深和寂静。整天没有一人去欣赏微雨,只有鸳鸯成双成对在池中嬉游,沐浴着红色的衣裳。作者对此幽寂的去处独注情感,其百无聊赖之情可

  • 沈东美

    【介绍】:唐代诗人。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排行八。沈佺期之子。先为京兆府掾,天宝十三载(754),除膳部员外郎。肃宗时,任司勋员外郎。后历给事中、夏州都督。与杜甫、綦毋潜、苑咸友善,有诗

  •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介绍】: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一首二句。宋玉《九辩》云:“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自此以后,文人咏秋多悲秋。而此二句一反过去悲秋的情惆,唱出了秋日胜春的豪迈歌声。足见诗人襟怀高阔,抱

  • 崔岐

    【介绍】:郡望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大和初进士及第。曾任江阴主簿。《全唐诗补编·续拾》收其诗2句。

  • 曹修古

    【介绍】:北宋前期人。字述之,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进士。历任秘书丞、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刑部员外郎等官。《宋史》有传。《全唐诗》误收其《池上》诗1首,列于世次爵里

  • 禹庙

    在浙江省绍兴市东南会稽山麓。《史记·夏本纪》载:“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禹庙在禹陵右侧,始建于南北朝梁大同十一年(545),此后屡有兴废。现存禹庙基本保留明代建筑规模和清代早

  • 杜律虞注

    此书系假托虞集之名的伪书,其所据本实为张性《杜律演义》。虞集,字伯生,号道园,元朝人,文宗时,累迁奎章阁侍书学士,纂修经世大典,颇负盛名。故假借其名,以便售伪欺世耳。是书版刻甚多,实同而名不一,且又有

  • 缑山

    即缑氏山。常用作典故。①指仙界或修道之所。于鹄《送宫人入道归山》:“定知别后宫中伴,应叫缑山半夜钟。”②咏笙。卓英英《理笙》:“因思往事成惆怅,不得缑山和一声。”③咏太子辞世。权德舆《赠文敬太子挽歌词

  • 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

    林继中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出版。赵次公注是杜诗第一部较为准确、丰富、有一定深度的全注本,在宋代享有盛名,南宋的集注本都有引录。但赵注原本自南宋中叶后逐渐亡佚。1916年,傅增湘发现了赵注的后

  • 李宣远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一说李宣古弟,殆误。贞元中进士及第。仕历不详。有诗名。《御览诗》录《塞下作》(一题《并州路作》)诗一首。《全唐诗》存诗二首,《近无西耗》一作李敬方诗。事迹见《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