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大孤山赋

大孤山赋

李德裕作。赋当作于作者出为淮南节度使时。赋的开头只寥寥几笔就写出了大孤山的雄奇气势:“川渎巇道,人心所恶;必有穹石,御其横鹜。势莫状(当作“壮”)于滟滪,气莫雄于砥柱。惟大孤之角立,掩二山而磔竖。”这里先扬滟滪、砥柱,然后一笔将它们勾倒,省去了许多笔墨却更好地突出了大孤山的卓然超群。接着作者逐渐由描写转向对它所包含的可以寄托人格理想的内容加以发挥。先说“念前世之独立,知君子之难遇,如介石者表、扬,(按:当是袁、杨,指东汉袁安、杨震),制横流者李、杜”,在大孤山与君子之间建立了类比关系,然后把它与瀛洲、方丈等仙山加以对比,指出后者“仿佛如烟雾”,是一种虚幻的存在,未若大孤山“根连坤轴,终古而长存;迹寄夜川,负之而不去,虽愚叟之复生,焉能移其咫步”!这样就表达了一种脚踏实地、不离根本的人生理想。这样写,比一般直接地借物喻志显得更为曲折,耐人寻味,这篇小赋的特色亦正在于此。

猜你喜欢

  • 李崇嗣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排行三。武后时任奉宸府主簿,圣历中,曾与沈佺期等奉敕于东观修书。又曾任许州参军,与陈子昂有交游。《全唐诗》存诗三首。事迹见唐沈佺期《黄口赞序》,陈子昂《夏日晖上人

  • 江平沙岸白,日下锦川红

    【介绍】:姚康《和段相公登武担寺西台》诗句。锦川,即锦江,流经四川成都西北的武担山附近。二句着重从光色方面描写秋天傍晚锦江景色。“白”“红”二字,颜色对比十分鲜明。

  • 凤历

    指岁历。语本《左传·昭公十七年》:“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王涯《九月九日勤政楼下观百僚献寿》:“菊樽过九日,凤历肇千秋。”

  • 李沼

    【介绍】: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宋初名臣李昉叔父。五代时官至右赞善大夫。余不详。《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2句。

  •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剑珮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介绍】: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中二联。青琐,宫门上镂刻的青色连环图纹,代指宫门。建章,汉宫名,此代指大明宫。玉墀,宫殿的玉石台阶。四句极写春日早朝盛景,宏雅典丽,气格高畅。

  • 宁许

    如此,这样。陆畅《惊雪》:“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

  • 寒城晚角

    【介绍】:朱湾作。题下有注:“滑州作。”角,画角,军中乐器。这是一首军旅诗。描写军中角音之哀切,表达唐朝士气之高昂,抒写厌战思乡之情怀,对藩镇割剧、连年征战的中唐政治作了含蓄批判。

  • 纤云溪上断,疏柳影中秋

    【介绍】:皎然《南楼望月》诗句。诗写秋天月夜宁静淡雅的景致。纤细的云雾在溪上逐渐散尽;柳树在月光下更显枝叶稀疏。

  • 电影

    闪电之光。钱起《离居夜雨奉寄李京兆》:“电影非君烛,犹能明我目。”

  • 仪狄氏

    相传仪狄为夏禹时能制美酒的人。陆龟蒙《酒城》:“必若据而争,先登仪狄氏。”